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0章 共克時艱

萬曆43年六月初,帝詔:

發通州倉米七萬石救濟饑民。

發臨清、德州二倉米十萬石平抑米價。

發北直隸各地備荒米以及收買鄰近豐收地區雜糧,疏解饑民。

發湖廣水澇府縣減免漕糧,折一徵二。

方其時,北方大地,赤地千里,災情洶洶,乞者流民遍及鄉野,盜賊劫匪呼嘯奔走。

朝野震動,群臣罕見放下爭執,首輔方從哲,次輔吳道南領百官上奏陳情,但有所請,帝無不準奏!

看此時,君臣一心,共克時艱,一副大有為景象。

然而群臣並沒有忘記一件事,梃擊案!

一個鄉野半癲草民是如何堂而皇之闖入宮中要毆打太子的?

皇帝給了群臣答案。

六月初八,帝詔群臣於東華門,鄭貴妃在,太子爺在,宗親勳貴也在。

鄭氏哭訴與梃擊案無關,是為奸人誣陷。

太子爺亦指天發誓,與鄭貴妃和睦,並無半點嫌隙,不容外人離間皇室親親骨肉之情。

二人相泣,不知道的就以為是對親生母子呢。

帝心大慰,眼圈泛紅,百官默然,無人再出一言深究此案。

首輔方從哲奏請案犯張差及其黨羽斬刑,帝準!

內庭有報,龐保、劉成遇人不淑,疏忽宮禁,廷杖責罰,受刑不過,已死。

群臣頓首,高呼“大明皇帝陛下聖明。”

萬曆皇帝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語重心長。

“此案審結,也去了朕一塊心病,再不許有人舊事重提。方今國家多事,眾卿家還是要以國事為重,賑災撫民,勿失朕望。”

方從哲拱手再拜,“陛下聖明,如今官倉放糧,京畿、山東百姓無不感念陛下恩德。臣等不敢懈怠,必使陛下之恩德布之黎民。”

聞言,萬曆皇帝微微鬆下一口氣,總算將此事遮掩了過去,這個方從哲不錯,是個和稀泥的好材料。

正要誇讚幾句,不經意間卻見後排角落裡站著一人,是個太監,在一群大臣當中就很顯眼。

“楊家春?你什麼時候來的?”

聽到皇帝召喚自己,楊家春急忙出列,匍匐在地。

“奴婢奉瀛王殿下命,特來入貢。”

對於這個兒子,萬曆也不知如何評價。

要說孝順,那是沒得說,一年兩次入貢,進獻各類寶貝珍奇無數。

要說省心,也沒得說,自就藩之後沒向老子伸手要過一分錢,相反,倒是為國庫內帑增加了大筆收入。

要說能力,更加無可挑剔,把個海疆梳理的井井有條,福建、廣東兩省徵收商稅也最終落地成行,成為制度。

文治武功……大抵令老子有些羞愧。

只是麼,這野心也越來越暴露無遺了。

看那輿圖,這小子在海外圈地都特釀快圈出個大明來了,雖然說大多為煙嶂不毛,人煙稀少地界,但觀之,也令萬曆皇帝多了幾層心思。

這個兒子不老實!

不過看看身旁站立的好大兒,哭哭啼啼的好娘子,臺階下烏泱泱的官帽子。萬曆老皇爺一陣煩躁,立嫡立長,可沒有嫡子長子又是個窩囊廢,祖宗基業啊。

“入貢,讓我瞧瞧,老七又給朕帶什麼來了?”

“宮裡定製的幾面大玻璃鏡已經運抵京城。另外,殿下聽聞皇爺佩戴的眼鏡不甚清晰,特遣了一位工匠過來為皇爺配鏡。”

“皇爺的書房,殿下說原來的玻璃透明度不好,要更換,這批玻璃也一併運了來。”

“殿下還說,眼花多源於用眼過度,叮囑皇爺少熬夜。此次入貢鯨魚油蠟燭千兩百支,蠟燭中混有龍涎香粉末,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