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的誕生總是充滿波折的,所以要變通。
澎湖酒樓茶肆這幾日討論最為熱烈的,就兩件事。一件為硫磺礦業商行,一件為稻米遠期期貨合約。
硫磺,這玩意因為能夠製作火藥,屬於戰略物資,利潤相當可以,大明自產成本過高,反不如從日本、琉球進口。
事實上大明最大的硫磺消費使用者,是瀛州。
但奇怪在於瀛州沒有選擇自己經營,而是招募商賈共同開發,這是為什麼?坊間各種版本的小道訊息皆有,迷信色彩濃厚。
令人驚訝的,5月1日這一天,一陣鞭炮過後,交易中心就這樣悄咪咪的開始營業了,然而也只不過是大門口右側多了兩幅豎版懸掛的牌匾而已。
據傳,5月5日,第一批船隊將會奔赴南洋濟羅羅島,正式啟動硫磺開採。
有人羨慕有人疑慮有人冷眼旁觀,但無一例外的,都在研究招股說明書以及參股協議究竟是個什麼玩意,瀛王創立的這種新型遊戲規則是否可行。
很快,商賈們的注意力又被另外一件事吸引,稻米遠期採購合約。
這份合約的條款簡直棒極了!
為什麼?因為海商幾乎不承擔任何責任,這是一份單向合約。
大抵的意思為,只要是從南洋運來的稻米,北洋商行將以5錢每石價格收購,倘若沒有完成交易,海商也不會因違約而受到任何處罰。
這份合約,只是單向保證海商把糧食運回來,一定會有人收購。
那麼也就沒什麼可說的,跑遠海貿易的船主幾乎都想要領取幾張,留作備用。
每1千石稻米一張合約,北洋商行不限額度發放,每份合約只需工本費1兩。
1兩銀子的工本費對這幫玩意也不算個啥,北洋商業也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為了避免合約被隨手拿走去當擦屁股紙。
朱常瀛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能引誘船主將糧食運來大明就好,即便不能入手瀛州,總也會落入大明人的碗裡,對平抑大明糧價有益無害。
地主老爺同商人老爺哪個有良心?
資本家的剝削還是比地主老爺的白嫖要強很多的。
5月2日晚,朱常瀛把幾位心腹叫在一起家宴。
北洋商行大掌櫃,楊家春。
西洋商行大掌櫃,劉時敏。
稽查司司長,曹化淳。
至於沈興,估計此刻正在暹羅呢,且在勇威島有過一次深談,倒也沒必要趕回來。
為了這次家宴,朱常瀛還特意從萬春樓請來舞樂班子助興。
說起萬春樓,雖然揚州南京的花天酒地朱常瀛也沒見識過,但論玩花樣,萬春樓應該首屈一指。女人多種多樣、樂器多種多樣、舞樂、博彩同樣如此。
這種模式若是在國內幾個大城市開分號,妥妥的銷金窟,日進斗金都不足以形容。
但不能這麼幹,只這一家放在眼前還好控制,若是放出去,鬼知道那娘們會幹出什麼來。
親王下場開青樓,還連鎖,這名聲基本可以名垂千古了。
邊喝邊聊,酒沒喝幾杯,淺嘗輒止,但話卻沒有少說,也沒談什麼正事,就聊聊各自經歷過的奇聞逸事。
朱常瀛也不是天天在忙,這種同下屬交流感情的聚會時不時的也會搞一下,既是社交需求也是心理需要。這麼多年的情誼,不是一句孤家寡人就可以翻臉無情的。
而為了儘量避免將來出現把屠刀砍向親友的情況,就要時常溝通,盡最大努力將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只能說,盡力而為,但願不要出現那般情況,都能安安穩穩的退休。
酒宴過後,朱常瀛信步走入書房,幾人跟在身後。
關起門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