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史,既然內閣已經在遴選,我也不好再推薦了,手裡也沒人可以推薦。不出意外,畢先生當會是王府長史,除了他,沒人傻到陪我去海外吃風的。
其實還有一些官職可以提名,比如說伴讀,伴講,典儀之類的,但好歹得有個秀才功名在身啊,而我身邊恰恰缺少這樣的人,只能暫時空著,留待以後。
正常來說,親王之國,會有人擠破頭來求官的,以多年不中的舉人為多,但我這裡沒人來求,比較慘淡。
很快,皇帝準了這份名單。
而這個時候,我的王府已經空空蕩蕩,就如我當初搬來時一般。
十二月初二,我舉行了冠禮。
我的離京日定在十二月初十。
還有幾日時間,我一心陪著皇祖母,每日變著法的逗老人家開心。
十二月初八,離京大宴。
皇帝親自主持,熟悉的不熟悉的,見過的沒見過的,皇室宗親,勳貴大臣都來捧場。
十二月初九,王府家宴。
我把同輩分相熟的都請進府裡,便朱老三我也給了他一張帖子,只不過這人沒來,吃喝半夜,盡歡而散。
臨走前,朱老五心中不是滋味。
“你就不留點念想?”
我指著房中傢俱。
“這些都是潞王叔留下來的,這麼多年也沒見他用過。兩百多年的規矩你還來問,走了就別想著再回來。”
“規矩啊!”朱老五搖了搖頭,“沒想到此事還真讓你辦成了,竟然走在我前頭,這合規矩麼?”
我秀出手臂上的傷痕,“你若對自己狠點,也可以的。”
朱老五不說話了,他很是鄭重的將一方木盒交給我。
“這是給你請的,法華寺高僧開光,保你諸事順遂!”
開啟觀看,是一尊白玉媽祖神像。
什麼也別說了,都是情分,這一天收穫滿滿,入手幾十件貴重物品,唯獨這一件最為走心。
十二月初十,離開。
早起入宮請安,一一拜別,離開慈寧宮時,我是掉著眼淚走的,人不是木頭,兩世為人也是有著感情的。
回府時,我的儀仗已經準備妥當,王府屬僚十餘人,衛隊百人,此外,還有百多前來送行的,以朱老大為首的宗親,以葉向高為首的大臣。
簡單敘話,有些憧憬有些悵然。
臨蹬車前,有點意外的,陳矩從宮中趕來。
他雙手捧著一柄寶劍。
“陛下口諭!”
轉身,我就跪了下來。
“老七,你聽著,朕知道你出去之後要打要殺,賜爾寶劍,莫要墜了我大明的威風。”
雙手接過,叩謝皇恩。
此後再沒有流連,回望紫禁城一眼,蹬車啟程。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