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1章 薩哈連罕王

八月底,黃褐色落葉松鋪滿山嶺,間有翠綠樹種點綴,永寧風景美如畫。

永寧地區之山,大多平緩而非陡峭,是為山嶺。山嶺與山嶺之間,多為地勢平緩之草原,草勢高低錯落,高者可抵馬頭,低者也要過膝,風吹如浪。

一支騎兵隊伍沿著山嶺間平緩地帶前行,趟出一條長長痕跡。

地平線上,黑水河畔,一座村寨映入眼簾。

嚮導馬鞭前指,“殿下,忽林到了。”

朱常瀛舉目瞭望,見有煙火升起,不禁唏噓不已。

此次出行,朱常瀛有意選擇陸路而非水路,就是要看一看黑水兩岸是何模樣,開發難度幾何,以及周邊土著村屯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接連走訪村屯三座,每座村屯不過二三十戶百多口人,只能說這地方太空曠,百里無人煙,看到的狗熊野狼比人還多。

那乃人、乞列迷人,生存環境之艱辛更令朱常瀛側目。

住所無磚無瓦土坯蘆葦地窨子,生產生活用具多為木質,稀缺鐵質工具,吃穿住用無不簡陋至極,近乎於原始。

實話說,土著有適應自然生存下去的本事但卻沒有改造自然為我所用的能力。

至於土地開發,朱常瀛也不認為黑水流域更艱難過南洋,剔除季節因素,事實上黑水土地開發要比瀛州本島難度還要低一些。

地勢平坦、土地砂石含量少、四季雨水分明、蛇蟲鼠蟻有限。

忽林,全稱應為呼蘭忽林,位在伯力與永寧正中,一條支流自西北來匯入黑水乾流。

此地曾為元軍駐地,大明驛站,兩朝嚴選,足以說明該地之重要。乃水陸要衝,也是繼永寧城之後,規劃中的重點建設城鎮。

忽林,目前駐紮一連騎兵,六名建築工程師,九名商行辦事人員。

天氣漸漸轉入寒冷,河水冰涼刺骨,草木掛著霜花。城寨建設近乎停工,但伐木仍在繼續,寨子裡各類木材堆積,刺耳的鋸木聲自早至晚不停。

朱常瀛來時,只有副連長以及連隊參謀出寨迎接。

問之,該連連長帶著一排士兵三名商行辦事人員於三日前出發,向北部探索去了。

從那乃人口中得知西北三百里左右有兩座村屯,忽林方面希望能同其取得聯絡,使之知曉忽林的存在。

瀛州駐守人員雖然相比土著日子好過許多,但誰也不會僅僅安心拿那點工資俸祿,都有一大家子要養的,總要撈點外水。

朱老七沒那麼偉大,可以號召人無私奉獻。事實上朱老七從未在下屬面前提過這四個字,很假,就不要拿老實人開涮,毀人家一輩子了。

按規定,軍隊不能經商,但卻並不代表沒有額外收入,比如為商隊充當護衛。

護衛佣金極為豐厚,有時甚至可達一次行商總收益的三成,這取決於商路的里程以及危險程度。

此事可管可不管,屬於灰色地帶,朱老七選擇無視。

不然,軍隊怎會有積極性開拓邊疆呢?

連隊集合,接受檢閱。

眼前大多為朱老七的同齡人,有些人年齡甚至比自己還要小,臉蛋泛著草原紅,雙手粗糙佈滿老繭,衣衫因長期勞作磨損嚴重,縫補處極多。

這不是個例,騎二團普遍這個樣子,好好的騎兵幾乎要淪落為建築工程隊。

沒有辦法,瀛州不可能派遣軍隊的同時又搞一堆建築商行過來,成本上無法負擔。

這也是大明都司存在的意義,做大明的軍人很難,要什麼都能幹什麼都會幹,必須是特釀的全才。

說了幾句鼓舞士氣的假大空,直接上正菜。

為士兵派發新式軍裝。

其實新式軍裝早在幾日前便由運輸船送達了,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