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初診:敵意的萌芽
吳凱走進診所時,腳步沉重,臉上帶著一絲不耐煩的神情。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皮夾克,身材高大,眼神中透著一股銳利的光芒。他徑直走到沙發前坐下,雙臂交叉在胸前,目光直直地盯著李維。
“你就是李醫生?”吳凱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挑釁。
“是的,我是李維。”李維微笑著點頭,語氣平靜,“請坐。”
吳凱沒有回應,只是冷冷地掃視了一圈房間,最後將目光定格在李維的臉上。“我不確定我是否需要來這裡,但我朋友說我脾氣太差,建議我來看看。”
李維點點頭,“能告訴我,是什麼讓你覺得需要改變嗎?”
吳凱皺了皺眉,“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最近很容易發火,尤其是對那些自以為是的傢伙。”他說這話時,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李維。
李維沒有迴避他的目光,依舊保持著溫和的語氣。“你能舉個例子嗎?”
吳凱冷笑了一聲,“比如我的上司,總是對我指手畫腳,好像我什麼都不懂。還有我父親,他總是覺得我做什麼都不對,從來不會給我一句肯定。”
李維注意到,吳凱在提到父親時,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憤怒。他輕輕記下這一點,繼續問道:“你和你父親的關係怎麼樣?”
吳凱的表情瞬間變得陰沉,“不怎麼樣。他從來不會聽我說話,只會批評我。我做什麼都不對,他永遠覺得我不夠好。”
李維點點頭,“這種感受一定讓你很痛苦。”
吳凱沒有回答,只是冷哼一聲,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
2. 治療開始:敵意的轉移
在接下來的幾次治療中,吳凱對李維的態度始終帶著敵意。他經常打斷李維的話,質疑他的專業性,甚至在某些時候直接表達對李維的不滿。
“你憑什麼覺得你能幫我?”吳凱在一次治療中突然問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挑釁。
李維沒有生氣,反而微笑著回應:“我並不是要‘幫’你,而是和你一起探索你內心的感受。你覺得我哪裡讓你不舒服嗎?”
吳凱愣了一下,隨即冷笑道:“你這種態度讓我很不爽。你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好像你什麼都懂。”
李維點點頭,“我明白了。你覺得我在輕視你,這讓你感到憤怒。”
吳凱沒有回答,但李維注意到他的拳頭微微握緊,顯然情緒正在積累。
---
3. 移情分析:憤怒的根源
在一次治療中,李維決定直接面對吳凱的敵意。
“吳凱,我注意到你對我有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李維說道,“你能告訴我,這種情緒是從哪裡來的嗎?”
吳凱皺了皺眉,“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你很煩。”
李維點點頭,“這種煩躁感讓你聯想到什麼嗎?”
吳凱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我父親。他總是用那種眼神看著我,好像我做什麼都不對。”
李維輕聲問道:“你覺得我對你的態度,和你父親對你的態度很像?”
吳凱沒有回答,但李維從他的表情中看到了答案。
“這是一種移情現象,”李維解釋道,“你將對你父親的憤怒轉移到了我身上,因為我在某種程度上觸發了你與父親之間的情感模式。”
吳凱冷笑了一聲,“你是說,我把你當成了我父親?”
“是的,”李維點頭,“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反應,但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你內心的情感。”
---
4. 深入探索:童年的創傷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李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