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集 失語的女孩

---

第一次治療:沉默的來訪者

上海的秋天總是帶著一絲涼意,教堂的鐘聲在傍晚時分悠揚地響起,彷彿在安撫這座城市的喧囂。我坐在診所的鋼琴旁,指尖輕輕觸碰琴鍵,彈奏著一首舒緩的曲子。這時,診所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瘦小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那是一個穿著校服的女孩,約莫十歲左右,頭髮紮成兩條馬尾辮,臉色蒼白,眼神空洞。她的母親跟在身後,神情焦慮。我停下彈奏,站起身迎接她們。

“您好,我是小玲的媽媽。”母親低聲說道,“她……她已經兩個月沒有說話了。”

我點點頭,示意她們坐下。小玲緊緊抓著母親的衣角,目光始終盯著地面,彷彿與這個世界隔絕開來。

“小玲,你好,我是這裡的醫生。”我輕聲說道,試圖與她建立聯絡。她沒有回應,甚至連眼神都沒有變化。

我轉向母親,問道:“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嗎?”

母親嘆了口氣,眼中泛起淚光:“兩個月前,她爸爸……突然去世了。從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我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小玲的失語很可能是由於創傷性事件引發的心理防禦機制。她的沉默,是她對無法承受的痛苦的一種逃避。

我決定採用精神分析法的自由聯想技術,試圖讓小玲透過非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我拿出一盒彩色蠟筆和一張白紙,放在她面前。

“小玲,如果你願意,可以用這些蠟筆畫一些你想畫的東西。”我輕聲說道。

她依然沒有反應,但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微微動了一下。我耐心地等待,直到她終於伸出手,拿起了一支紅色的蠟筆。

她開始在紙上塗抹,線條凌亂而急促,彷彿在宣洩某種情緒。我靜靜地觀察,沒有打擾她。畫完後,她把蠟筆放下,再次低下頭。

我拿起畫紙,看到紙上是一片混亂的紅色,中間有一個黑色的點。這幅畫讓我感到一陣心悸,彷彿看到了她內心的痛苦與恐懼。

“謝謝你,小玲。”我輕聲說道,“我們下次再見。”

---

第二次治療:畫中的秘密

一週後,小玲再次來到診所。這一次,她依然沉默,但似乎對我的存在沒有那麼抗拒了。我再次拿出蠟筆和紙,放在她面前。

“小玲,今天你可以繼續畫你想畫的東西。”我說道。

她拿起蠟筆,開始畫了起來。這一次,她的畫更加具體:一個房子,房子旁邊有一棵樹,樹下站著一個小女孩。房子的窗戶是黑色的,樹上的葉子也寥寥無幾。

我注意到,她的畫中沒有任何人物,除了那個小女孩。這讓我想到,她可能在表達一種孤獨感。

“小玲,這個女孩是你嗎?”我指著畫中的小女孩問道。

她沒有回答,但點了點頭。

“她看起來有點孤單,你覺得她需要什麼?”我繼續問道。

小玲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拿起一支黃色的蠟筆,在畫的上方畫了一個太陽。陽光灑在房子和小女孩身上,彷彿帶來了一絲溫暖。

“太陽讓她感覺好一點了,對嗎?”我輕聲說道。

她再次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微弱的光芒。

我決定進一步引導她表達情緒:“小玲,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告訴我,這個女孩現在的心情。”

她低下頭,手指緊緊抓住蠟筆,似乎在掙扎。我耐心地等待,直到她終於抬起頭,用極低的聲音說道:“她……她害怕。”

這是她兩個月來第一次開口說話。她的聲音微弱而顫抖,彷彿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她害怕什麼?”我繼續問道。

“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