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後,陽光透過診所的窗戶,灑在木質地板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診所的寧靜,我起身開啟門,看到一個身形略顯佝僂的男人站在門口。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襯衫,外面套著一件深色的馬甲,下身是一條黑色的長褲,整個人散發著一種陳舊卻又獨特的氣息。他的手裡提著一個精緻的木質盒子,盒子上雕刻著複雜的花紋,隱隱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氛圍。
“請問是方醫生嗎?”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像是許久未曾開口說話。我微笑著點點頭,“是的,我是方芮,您請進。”我將他迎進診所,示意他在沙發上坐下。他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盒子放在一旁,然後緩緩坐下,雙手不自覺地搓動著。
“方醫生,我……我覺得自己可能瘋了。”他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我給他倒了一杯溫水,輕聲說道:“彆著急,慢慢說,這裡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您可以信任我。”
他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他叫林鶴,55歲,是一名鐘錶匠。他的家族世代從事鐘錶製作,到他這一代,已經傳承了上百年。在他的記憶中,從小就被各種鐘錶零件和工具包圍,對時間的精準把控,對機械運轉的痴迷,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他開始陷入一種奇怪的狀態。他發現自己能夠製造出一種虛假的時間線,彷彿可以操控時間的流動。“方醫生,我可以讓鐘錶走得飛快,也能讓它慢到幾乎停止,甚至可以讓它倒退。而且,這種對時間的操控,似乎不只是侷限在鐘錶上,有時候,我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在按照我設定的時間線執行。”他的聲音顫抖著,臉上滿是驚恐的表情。
我聽著他的講述,心中充滿了疑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症狀可能是一種嚴重的幻覺或者妄想。但他的描述又如此真實,讓我不得不認真對待。我決定運用行為主義理論,先從瞭解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入手。
“林先生,您能詳細說說,這種情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在那之前,您的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我耐心地問道。他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許久,他緩緩說道:“大概是在半年前,我接到了一個神秘的訂單。客戶要求我製作一款獨一無二的時鐘,他給了我一些特殊的設計圖紙和材料,那些圖紙上的設計非常複雜,有些甚至違背了常規的鐘表製作原理。”
我心中一動,這個神秘的訂單似乎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您能給我看看那些圖紙嗎?”我問道。他猶豫了一下,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破舊的資料夾,裡面裝著幾張泛黃的圖紙。我接過圖紙,仔細地研究起來。圖紙上的設計確實十分奇特,有許多我從未見過的符號和機械結構,看起來更像是某種神秘的裝置,而不是普通的時鐘。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開始對林鶴進行系統的治療。我幫助他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定時起床、工作、休息和鍛鍊。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他重新建立起對時間的正常感知。同時,我鼓勵他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與家人和朋友多交流,試圖讓他從自己的幻想世界中走出來。
然而,治療的過程並不順利。林鶴總是會陷入自己製造的虛假時間線中,無法自拔。有一次,我去他的工作室看望他,發現他正坐在一堆鐘錶中間,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周圍的鐘表發出雜亂的滴答聲,有的走得飛快,有的則幾乎靜止不動。
“林先生,您還好嗎?”我輕聲問道。他緩緩轉過頭,看著我,臉上露出一種奇怪的笑容:“方醫生,你看,時間是如此的奇妙,我可以掌控它,讓它為我所用。”那一刻,我意識到,他的病情比我想象的還要嚴重。
為了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我開始深入研究林鶴的家族歷史和鐘錶製作工藝。我發現,他的家族在鐘錶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