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廣州的天氣格外晴朗,陽光透過診所的窗戶,在地上灑下一片片光影。我整理好桌面,等待著下一位預約患者。
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響起,我應了聲“請進”。門緩緩開啟,一位年輕女孩走了進來,她身形修長,穿著簡約的運動裝,頭髮紮成利落的馬尾,只是眼神中透著疲憊與焦慮。
“方醫生,您好,我叫蘇瑤。”她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絲緊張。
蘇瑤坐下後,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她是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在冰面上翩翩起舞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生活的全部。從小,她就展現出極高的花滑天賦,憑藉著不懈的努力和對花滑的熱愛,在各種比賽中嶄露頭角。
“曾經,冰場就是我的天堂,每一次踏上冰面,我都感覺自己像一隻自由的飛鳥。”蘇瑤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可現在,一切都變了。”
原來,不知從何時起,蘇瑤患上了旋轉強迫症。在訓練和比賽中,只要一開始旋轉,她就無法控制自己,必須按照特定的次數和節奏旋轉,否則就會感到極度焦慮和不安。這種強迫症嚴重影響了她的訓練和比賽成績,原本流暢優美的動作,如今變得僵硬而機械。
“上次比賽,我在做一個簡單的旋轉動作時,突然陷入了那種無法控制的狀態。我不停地旋轉,直到體力不支摔倒在地。”蘇瑤的聲音顫抖著,眼中滿是痛苦和自責,“教練和隊友都不理解我,他們覺得我是故意搞砸比賽,我真的快崩潰了。”
聽完蘇瑤的講述,我心裡明白,她的旋轉強迫症背後,一定有著複雜的心理成因。對於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來說,旋轉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動作之一,而這種強迫症卻讓她在最擅長的領域陷入了困境。
我決定先從行為主義理論中的放鬆訓練入手,幫助蘇瑤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我讓她躺在舒適的躺椅上,調暗房間的燈光,播放起輕柔舒緩的音樂,那旋律如潺潺溪流,流淌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
“蘇瑤,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自己的身體逐漸放鬆,從腳尖開始,慢慢向上蔓延……”我用輕柔的聲音引導著她,語速平穩而緩慢,每一個字都像是在為她拂去心中的陰霾。
蘇瑤按照我的引導,緩緩調整著呼吸,她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緊繃的身體也慢慢放鬆下來。趁著她進入放鬆狀態,我開始引導她進行想象訓練。
“現在,想象你正站在一片潔白的冰面上,四周空無一人,只有你和這片純淨的冰場。你穿著漂亮的花滑服,準備開始一場屬於自己的表演……”我輕聲說道,試圖透過美好的想象,讓她重新找回對冰場的熱愛和自信。
然而,當我提到“旋轉”這個詞時,蘇瑤的身體突然緊繃起來,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不,我不能旋轉,我控制不住……”
我立刻停止引導,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沒事的,蘇瑤,我們不著急,慢慢來。這只是一個過程,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第一次的嘗試雖然沒有成功,但我並沒有氣餒。我知道,治療強迫症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能急於求成。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不斷調整治療方案。
我採用了系統脫敏療法,先讓蘇瑤觀看一些花樣滑冰的精彩影片,重點關注旋轉動作,觀察她的反應。一開始,只要看到旋轉畫面,蘇瑤就會變得緊張不安,呼吸急促。我在一旁輕聲安慰她,鼓勵她慢慢適應。
隨著觀看次數的增加,蘇瑤的緊張情緒逐漸減輕。然後,我讓她嘗試在腦海中想象自己進行旋轉的畫面,同時運用放鬆技巧來緩解焦慮。這個過程並不順利,蘇瑤多次因為焦慮而中斷想象,但她始終沒有放棄。
在治療過程中,我還了解到蘇瑤的成長環境和訓練壓力對她的心理產生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