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1963年4月10日
金邊 中國大使館
今年的雨季來得有些早。但還好,今天的雨不算大,氣候條件仍然允許飛機正常起降。
當從河內經永珍飛來金邊的飛機剛剛降落在波成東機場,兩部掛著中國使館牌照的小汽車便急速駛往舷梯旁,兩位穿著西裝的年輕人打著黑雨傘守在舷梯下,翹首等待機艙門開啟。
艙門一開,幾位神情嚴肅的中國旅客提著隨身的行李率先下了飛機,簡單與接機人寒暄介紹了幾句,便上車疾馳而去。
車子一進使館,便看到早早在門廳守候的陳大使、李參贊和領事部程主任。
為首的中年人緊握著陳大使的手,言簡意賅自我介紹說:“陳大使好!我們是奉中央安全領導小組之命前來金邊的先遣組,擔負保衛中國政府代表團的任務。我是組長,姓袁,名耕,中調部一局副局長。”
陳大使高興地說:“非常歡迎同志們!我昨天接到國內的急電,告知先遣組要來,真像吃了顆定心丸,心裡踏實多了。”
袁副局長一一介紹著先遣組人員:“這是公安部的楊副局長,僑委的吳副司長…”
進到客廳落座後,陳大使簡要介紹了柬埔寨的國內形勢和使館準備接待代表團的計劃後,說道:“前任王平大使去年奉調回國,我也是半年前才到任的,許多情況還不夠熟悉。尤其是我代表團即將來訪,國內又通報了特務企圖製造惡性事件的圖謀後,使館上下壓力巨大,現在有你們前來幫助,我可有靠山了。”
袁耕是廣東人,曾經擔任兩廣縱隊情報處長,50年代初還是陳賡率領的中國援越軍事顧問團成員,還擔任過駐印尼的外交官,對港澳及東南亞情況十分熟悉。多年的情報工作養成了果敢幹練的性格,說起話來簡潔明快:
“臨行前,中央安全領導小組的領導同志交待,採用一切手段,務必確保代表團的人身安全和順利訪問,不能有任何紕漏。我們先遣組責任大、時間緊,當務之急是迅速掌握敵特的組織情況和具體行動方案。首先我們要根據已掌握的線索,開展深入的調研工作,尤其是向使館各部門熟悉當地情況的同志和當地的愛國僑領請教,請使館安排。”
陳大使當即表態:“沒問題。接到國內通知後,我們已做了相應準備,全力配合同志們的工作。”
袁耕乾脆地說:“那我們立即開始工作。”
僑委的吳副司長接過話:“老袁,你是組長,你說咱們怎麼開始工作?”
袁耕斟酌著說:“現在離代表團來訪只有20天左右時間,時間緊迫,而且敵人在暗處,我們在明處,敵特具體的行動方案我們也沒有掌握,使館和先遣組人手也有限,困難很多。我想還是遵循我們的老傳統:走群眾路線。只有先發動群眾,才能挖出隱藏的敵特分子,築起保衛代表團的銅牆鐵壁。”
楊副局長說道:“老袁,你說具體點。”
“具體說就是,透過使館的安排,我們首先逐一與柬埔寨的愛國僑領和華僑骨幹見面談話,著手組織一支華僑積極分子隊伍,一來可以廣泛並且有重點地對潛伏敵特和特嫌進行跟蹤監視,從而掌握敵特的一舉一動;二來,可以在代表團來訪時組成一支保衛人牆,讓敵特無機可乘。”
“好!”“好!”在場的人均表示贊成。
袁耕果斷地說:“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我們就開始工作。請陳大使、吳司長提供一份愛國僑領的名單,我們立刻進行約談!”
使館上下立即忙碌起來。
幾天下來,先遣組和大使館約見了數十位金邊的僑領和華僑骨幹,經過背景審查,組織了一支多達200人的華僑積極分子隊伍。
領事部程主任與袁耕是中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