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露出疑惑神色追問原因。其實早在信件到手之際,他就下令章邯佈置防範以應對方寸間的變局,並且夷陵老祖的書信裡表明他會解決那些挑釁者的麻煩。而嬴政則做好準備繼續這場合作演出。
儘管剛才只是一筆帶過,提到要為夷陵老祖提供封地、錢財之類的事宜。倘若他對這類議題進行更多的變通處理,結果將會截然不同。剛才的安排似乎理所當然,但私下裡大家可能會覺得決定草率甚至愚蠢,這自然會引發爭吵。
一旦爭吵爆發,這些訊息便會如長了翅膀般飛到孔雀帝國的營地……到時候的結果……
嬴政心中默默思忖:眼下他身邊可用的人確實不多,大部分人已派往夜兒那裡,至於章邯手中那支神秘的軍隊,他尚未啟用,除了早前護送夜兒……
咸陽城接下來想必會熱鬧非凡……等到夜兒傳來好訊息之後,這場鬧劇才會結束。屆時他會徹底清查朝中的那些奸佞之人,他不會忘記這些人當初是如何反對夜兒的。
李斯見此,向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望著嬴政拱手說道:“啟奏陛下,雖然我國確實強大,但此時並不適宜過分關注邊關事宜。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是幫助長公子解除後顧之憂,只有這樣,他才能在戰場上毫無後顧之憂奮勇殺敵。”
“長公子的大名已經從邊疆傳到了咸陽,併為婦孺所知!許多人都想奔赴前線與公子並肩作戰,這對提振士氣是極大的機會,這是其他九大國無法企及的優勢。”
“況且,如今秦軍的精銳部隊都在邊境,如果我們在此時繼續這樣的動作,可能會導致咸陽防務變得薄弱。”
“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斷絕長公子的後顧之憂,以讓他安心戍守前沿,奮不顧身。”說完,李斯沒有再說更多的話,雖然身為文官,但他敏銳地捕捉到嬴政話語中透露的問題所在。他深知當務之急是什麼——讓咸陽城真正固若金湯,長公子才無後顧之憂,不被威脅所困擾。
他們也明白宮中的確傳出過險遭偷襲、幾乎喪命的訊息,多虧夷陵老祖的人及時救援……說到這裡李斯便不再言,躬身退回到隊伍中,等待嬴政的決策。
朝堂此刻鴉雀無聲,方才還在爭辯的文官武將們都低著頭,靜聽嬴政的命令。群臣心中對李斯的諫言也在權衡利弊,深知這樣的策略雖然對他們有好處,卻需要兌現之前的承諾。
他們需穿戴鎧甲,守護咸陽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這不僅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所——家園,更是為了大秦百姓與邊疆將士的家屬能夠平安無虞,使那些在前線奮戰的人能夠安心作戰。
“各位愛卿覺得,李斯所言是否妥當?” “大家可有何其他見解?”
嬴政停頓片刻後向在場的大臣詢問,內心其實對李斯的看法頗為認同,儘管朝廷上總會有分歧與爭論不斷。但每當秦國遭遇危機,李斯總能提供最中肯的諫言。一名武將立即走出佇列,行禮回答:“陛下,臣支援丞相的觀點。” 他意識到無論先前有多少爭論,如今他們都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團結,即確保秦國長治久安。文官們之前確實低估了公子嬴長夜的能力,現在他們終於明白他的價值所在。同時,這些留在咸陽的人員或許正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潛在威脅才做出此安排。因此他們愈發尊敬長公子嬴長夜,也時常懷念與之並肩作戰的時光。
目前最佳策略應是等待觀察其他九大勢力的態度變化,“以求迫使他們向我方屈服”。 “一旦不肯屈服,就將採取如同昔日對付六國那樣的行動”,絕不允許大秦精銳部隊低頭。“同時也應該精心策劃如何保證咸陽城中平民安全免受傷害,畢竟戰場上的是戰士們而不是無辜百姓”。
為了確保咸陽如鐵桶一般堅不可破,不容任何威脅滲透進來。嬴政聽完這些計劃後微笑點頭:“按照李斯說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