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對大秦帝國的赤誠,對他父皇、對他個人的忠誠,天地可鑑。嬴長夜怎能讓如此忠臣遭遇悲慘的命運?與那位的戰爭剛剛拉開序幕……以前只是在試探彼此的力量和底線;現在的較量關鍵在於誰能率先打破僵局。
“我明白。” 嬴長夜淡淡地應道,隨後侍從們迅速騎馬離開。
聽到這話,王翦心中頓感寬慰。他深知無論如何都要死守邊關;一旦百萬敵軍鐵蹄踐踏大秦土地,這對大秦邊境的百姓將是滅頂之災。作為守護大秦誓死效忠的人,他們一定會首當其衝。
“公子,待我們打贏這場勝仗,請務必賞臉喝一杯酒。”
王翦突然豪爽大笑,並策馬追上嬴長夜,高聲道。
武將的嗓子本就洪亮,在戰場上聲音若不洪亮,資訊傳遞易生誤傳,對我方非常不利。嬴長夜聽後並無異議,反覺理所當然。
“好。” 嬴長夜微抿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能與這位戰功赫赫的王翦將軍同飲確實是難得的事情;他對王翦的忠誠度讚佩有加。
此時在咸陽城中的朝堂之上:
“陛下,請聖明……”
眾文官剛開口奏請,旁邊的武將已淡然注視著他們,目光似帶諷刺又隱含威脅。
“看什麼?”某位早心生不滿的武將質問道。自那日反對支援長公子為儲君之事起,這些平日裡滿口仁義道德的文官便露出了真面目——提及一同赴前線,個個嚇得面無血色,連句話也不敢多說。
而這些武將常年戍邊征戰,身上難免留下刀疤劍痕,更添威猛兇悍之氣,把這群文官唬得不敢抬頭。
朝堂上的這一場景被居高臨下的嬴政收入眼底;今日即便兩派當場發生爭鬥,也不會插手。在他眼中,此情此景不過是那些平日安享榮華富貴的文官咎由自取!
這些文官只知中飽私囊,幹些與其地位不相符的勾當,還屢次阻止夜兒繼承儲位。
“陛下,如果需要兵源補給,我們可以出戰!”一位勇敢的武將再次表態。
果然李斯不愧是老謀深算,他昨晚苦思一夜後終於想好了應對之策,並且打算透過行動向陛下表達他的決心。因此,儘管他今天穿著文官的服飾,但他眼中透露出的決然更像是武將的決心。一席話出口,周圍眾人立刻沸騰了起來。
“李大人,你到底在說什麼?難道你沒想過這些話背後的含義嗎?我們這些人若上戰場,家中的老小又該如何生活呢?”
“好不容易才過上幾年安穩日子……”
“是啊是啊,天下哪有讓文官上戰場的道理,這不是讓人笑話嗎?”
“歷朝歷代何時見過文官上戰場的?這樣一來,豈不是讓大家成為笑柄?”
“這世界哪裡有過這樣的道理呢,根本不可能!”旁觀者無不議論紛紛,武將們尤其不滿。“那我們這些武將上前線就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嗎?大秦帝國,每個人都有責任!”
“別以為這幾年過得安生,大家就忘了本了。文官用筆做刀槍,我們武將就只能預設自己虧心了嗎?”
“如果今天沒有武將在前線浴血奮戰,你們怎能過得如此安逸?整天享樂的人,真該體會一下什麼是犧牲。”
章邯在一旁看到這般情形,心裡五味雜陳。如果今日能順利解決此事,未來的朝堂或許會更加和諧穩定。可是雙方都不相讓,爭論愈發激烈。
他抬眼看了看高坐上的陛下,又急忙低下頭。這些年跟隨陛下的時間雖久,但他對陛下真正的想法依舊摸不透。萬一陛下真的下了命令,要求文官上陣呢?
國不成家的時候,又怎麼能說文官不會上陣呢?到時候誰又能置身事外?
內心矛盾不已的章邯瞥了一眼身旁的嬴長夜:“陛下恐怕不會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