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裡自然有桿秤,千萬不要詆譭孩子心裡重要的人。”
適時的,江璟灝想起心理諮詢師的話。
諮詢師還給過建議說,“相處是一個漫長的需要耐心的過程,不可能立即見效。
如果能直觀讓孩子對父母雙方的付出產生對比和衡量,效率更高些。”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個比較,如果當爹的比當媽的好一千倍,孩子有什麼理由不愛爸爸呢?愛是可以培養的嘛!
可江璟灝也清楚,自己就算真心實意對待兒子,在兒子眼裡,這些付出也都是不純粹的,是有目的的。
他很清楚,作為母親,凌桑給孩子的依賴感不光是物質上的。
否則這三天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還買了很多衣服和玩具,怎麼都該樂不思蜀,沒想到他完全不為所動。
那精神上的依賴感她都做了些什麼?直接問孩子能撬出點秘密嗎?
“閱川,你告訴爸爸,爸爸怎麼做你會收起小刺蝟一樣的刺呢?”
“把我媽媽還給我!”
“媽媽能做到的,爸爸也可以做到,只要你說得出來。”
“我媽什麼都不做。
作業不給我簽字、早上睡過了我們一起遲到、放學不接我……
總之是很讓人操心的媽媽。”
江璟灝無奈了,這種只有他們娘倆之間才建立起來的某些情感紐帶,講出來給外人聽都是非常不值一提的小事。
非得真實觀察相處後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不可替代感。
“閱川啊……”
“還有!”凌閱川打斷他說話,“我媽都叫我兌三,只有我犯錯誤才叫我凌閱川。
你叫我閱川我很不高興。”
一叫一激靈,能跟你建立好關係麼?
“你會寫字嗎?可不可以告訴爸爸‘對三’怎麼寫?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江璟灝把自己的大手伸出來,示意凌閱川把名字寫在手上。
白白的嫩嫩的細小手指輕輕劃在寬大的掌心裡,癢癢的,也暖暖的。
所有感官此刻全都聚集在左手上,透過小小一根指頭傳遍全身。
不光江璟灝感覺新奇,凌閱川也頗感奇妙。
第一次從一個人的手上感受到力量,不尖銳也不霸道,是包容的力量,也許這就是割不斷的血緣吧?
「兌三」,「閱」去掉門框,「川」橫過來。
江璟灝突然想起談判桌上小小的孩子指著自己鼻子喊“欺負我媽沒門兒,我很橫的”的樣子,情不自禁笑了。
還真是隻有凌桑才會想到的名字,她在拿兒子當玩具吧?
“笑什麼?”是了是了,知道他小名的同學老笑他名字叫“對兒三”。
不過媽媽說沒關係,名字只是一個代號,能被人記住就是好名字。
“你的名字很有文化,看一次就記住了。
好,兌三,以後我就這麼叫你。”
江璟灝摸了摸兒子的頭,“那你能不能跟爸爸講更具體一點怎麼跟媽媽相處的?
也許我聽你敘述後覺得你們太幸福了確實捨不得拆散你們呢?”
“為什麼要我講呢?我講不出來。每天不就是上學、放學、吃飯、洗澡、睡覺嗎?”
“那既然就是這些事,為什麼爸爸就不行,不能取代媽媽?”
“你為什麼非要取代媽媽呢?我又不是不讓你來。
問題是,你不能趕我媽媽走啊,我媽媽又不是真的不想要我。”
等等,可要是凌桑真的發自內心不要孩子了呢?
不是藉口,不是不敢爭搶,就是自願不要孩子,哪怕他想回到媽媽身邊媽媽也不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