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八月二十一。
朱慈炤起了床,吃過豐盛的早飯,便留下方正化看家,自己則慢悠悠地溜達到乾清宮。
等朱慈炤走上白玉臺基,乾清宮總管大太監王德化正站在大殿門口。
王德化冷冷地抬手一攔:“皇爺有旨,請太子、漢王在殿外稍候。”
朱慈炤也沒接話,就在殿前來回踱步。
乾清宮大殿巍峨雄壯,朱慈炤偶爾看上兩眼,心中也有些感慨:這應該是自己最後一次來到大明的乾清宮了。
下次再來時,這裡就是李自成的乾清宮了。
到現在這個時候,大明已經沒救了。
所以朱慈炤連自己年號都想好了,就叫光武。
劉秀能搞出一個新大漢,那我也能搞出一個新大明。
朱慈炤瞎溜達了一會,定王帶著個內侍,也來到了大殿前。
王德化連忙笑呵呵地迎上去:“殿下快請進去吧,皇爺等著您一起用早膳呢。”
定王點點頭,把內侍留在外面,自己一個人進了大殿。
此時崇禎正坐在書案前,愁眉不展:“承恩,你說定王真有奪嫡之心?他不過就是寫了幾個字而已,翰林院那幫人就眾口一詞,非說他有奪嫡之心。”
王承恩搖搖頭:“皇爺明斷,這不是奴婢可以置喙的。”
崇禎冷哼了一聲:“親王仿書,一張紙上畫了八個方格,每次仿八個字。定王這次自己選了七個字用中楷寫了,紙上每個字都出了方格,最下面的字都快到紙張邊沿了。
那幫翰林們就非說寫字出格乃僭越之舉,奪嫡之兆,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本來他們兄弟沒有這個心思,那幫翰林嚷嚷來、嚷嚷去,沒心思也被他們嚷嚷鼓動得有心思了。”
王承恩反正是不說話,漢王的人情已經還完了,自己又不欠太子和定王的人情,所以現在完全可以做到不偏不倚了,愛誰誰吧。
崇禎正長吁短嘆之際,定王走進來請安。
崇禎嘆了口氣:“老三過來坐,朕好久沒有和你單獨吃過飯了吧,來,今天咱們父子一起好好吃頓飯。”
定王故作鎮定地坐了下來,心裡卻有些發怵。父子還未開始交鋒,定王就有點佩服朱慈炤了。在見到父皇之前,想的是自己多麼冤枉,受到了多少不公的待遇,想著理直氣壯地要求跟朱慈炤一樣的親王特權。
但真到了跟自己父皇面對面的時候,一重關係是君臣,一重關係是父子,忠與孝兩座大山壓下來,想強硬地頂撞與抗爭,那壓力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定王越想越佩服朱慈炤,這傢伙可真有膽氣,硬頂著君父天威,拼著捱了三十板子,最終將親王特權搞到了手裡。
雖然定王平時也很受寵愛,但名為三皇子,實為排行老二,地位也有點不上不下。受重視程度比不了身為嫡長的太子,受寵溺程度比不了當年活潑可愛的老五。
見定王臉色不斷變換,崇禎直接發話了:“老三啊,你寫的那幾個字啊,在翰林院傳開了。你寫個中楷,就好好寫啊。八個方格,你就老老實實寫八個字,不就得了。
非要寫七個字,還字字出格。
一大群翰林在那裡叫嚷,說從寫字就能看出來,你有僭越之舉,奪嫡之兆。
他們都當個真事在傳,人言可畏啊!這麼一鬧,朝野上下怎麼看,你的兄弟們怎麼看?”
定王聽到這話,都驚得呆住了,半晌才想起來離座下跪,沉聲辯白道:
“是哪個翰林亂傳這話,父皇明鑑,兒臣不過是隨手寫了幾個字,想請父皇指正,怎麼就跟僭越和奪嫡扯上關係了?這哪也不挨哪啊。”
崇禎搖搖頭:“翰林院現在都嚷成一片了,也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