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解氣之穴

說到太沖穴,它在人體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按照之前的說法,仔細尋找是能夠找到的,其實還有一種辨別方法。

我們將第一和第二腳趾往上翹,會發現有兩根筋突起,在它們交點的深處就是太沖穴。

太沖穴也被稱為消氣穴,這是因為它是肝經上的重要穴位,而肝臟在中醫理論裡與情緒調節緊密相關。

當人生氣時,肝氣容易上逆或鬱結,太沖穴所在的肝經氣血也會隨之產生變化。

此時按壓太沖穴,能起到調節肝經氣血的作用。

從經絡氣血執行角度來看,太沖穴就像是肝經氣血流通的一個關鍵閥門。

生氣引發的氣血紊亂衝擊這個“閥門”,使得穴位處的氣血異常,產生刺痛感。

透過刺激太沖穴,可以疏通肝經的氣血,讓上逆或鬱結的肝氣得以疏散,從而緩解因生氣帶來的不良情緒和身體不適。

就如同給擁堵的交通疏導後恢復通暢一樣,所以它被稱為消氣穴。

當人生氣的時候,一摸這裡往往會感到刺痛。

尤其是那種無名之火,所謂無名之火,就是讓人突然暴怒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按壓太沖穴甚至會出血。

這表明太沖穴與人體的情緒反應密切相關,它在調節肝氣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當肝氣不舒、情緒激動導致氣血不暢時,太沖穴就會有明顯的反應,只是由於平時關注較少,可能感受不到。

找到太沖穴之後,從這個位置再往前大約一寸左右的距離,還有一個穴位叫行間穴。

行間穴同樣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和太沖穴相互配合,共同對肝臟的功能和情緒的調節產生影響。

在這兩個穴位之間的位置連線的這個地帶,如果經常長按刺激,會有諸多好處。

比如,可以促進肝經的氣血流通,緩解因肝鬱氣滯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如胸脅脹滿、頭暈目眩等。

同時,對於調節情緒也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幫助人們緩解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使人的身心更加舒暢。

當然,往上看,在腳腕、肘膝等部位還有很多穴位,這些暫時不說,後面會詳細解釋。

我們可以把我們腳底的平面圖顯示出來,然後在我們的小腿往下與這個平面圖相交的地方——那個身體的重心點,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叫解溪穴。

之前說到生氣導致氣飽、肝氣橫逆、肋骨不敢碰的情況,這時身體需要恢復。

很多人在這個恢復階段不想吃東西,這是身體在生氣狀態下出現的一種狀況,是由於生氣對身體的臟腑功能產生了不良影響。

然而,有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卻越想吃東西,這其實也是身體的一種反應機制。

從中醫角度看,生氣會引起肝氣橫逆,而肝木克脾土,當肝氣過盛時,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

對於部分人,這種影響表現為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從而不想進食。

但對於另一些人,身體可能會透過增加食慾來調節。

這可能是因為身體試圖從食物中獲取更多的能量來對抗生氣帶來的消耗,或者是為了調節體內紊亂的氣血和臟腑功能。

從內分泌和神經調節的角度分析,生氣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

當內分泌紊亂時,胃腸激素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

比如,某些激素的變化可能刺激了食慾中樞,使人體產生飢餓感。

不過,這種過度進食的反應並非是一種健康的調節方式。

因為生氣時進食過多可能會加重胃腸負擔,進一步擾亂脾胃的運化,甚至可能引發消化不良、胃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