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風看著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將一件件通紅的兵器放入冷卻液中,隨即 “呲啦” 一聲,水汽蒸騰而起,一柄兵器就此形成。
隨後,他們還參觀了打磨區、裝配區等,主簿逐一介紹了各個環節的精細工藝與嚴苛標準。
宋清風一路走,一路記,心中對軍器監的運作有了清晰的瞭解,也對這些為了打造精良兵器默默付出的工匠們肅然起敬。
這些工匠並非官員,沒有朝廷的俸祿保障,每月所得的工錢少得可憐。
他們每日在高溫、嘈雜、充滿危險的工坊裡勞作,從早到晚,不辭辛勞,僅僅是為了那微薄的收入,用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計。
看著鐵匠們滿是老繭與燙傷疤痕的雙手,宋清風心中滿是感慨,他們用汗水與血水,鑄就了保家衛國的兵器。
參觀完軍器監,主簿又帶著宋清風在工部衙門的其他區域轉了轉,讓宋清風對工部的整體架構與職能分工有了全面的認識。
一上午的時間轉瞬即逝,不知不覺已到正午,肚子也適時地咕咕叫了起來。
主簿見狀,笑著提議:“宋大人,忙碌一上午,想必您也餓了,咱們工部有自己的膳堂,飯菜還算可口,一同前去用膳如何?”
宋清風欣然應允:“如此甚好,有勞主簿帶路。”
眾人來到膳堂,裡面已是人聲鼎沸。
宋清風走進來,好些官員主動上前招呼,他剛來報到就已經傳遍整個軍器監。
宋清風尋了一處空位坐下,不一會兒,飯菜便端上桌來,有香噴噴的米飯、葷素搭配的炒菜,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雖說不算奢華,但勝在乾淨可口。
用餐時,宋清風留意到周圍同僚們的交談,有的在抱怨工程繁瑣,有的在議論官場是非,他只是默默聽著,偶爾插上幾句無關痛癢的話。
在這工部,想要站穩腳跟,做出一番成績,不僅要有真才實學,還得懂得察言觀色,拿捏分寸。
用過午膳,稍作休息,主簿抱著一疊厚厚的文書匆匆趕來,笑著對宋清風說:“宋大人,這是近期咱們工部經手的一些專案文書,您趁著這會兒閒暇,熟悉熟悉,也好對咱們日常事務有更深入的瞭解。”
宋清風連忙起身,雙手接過文書,感激道:“多謝主簿大人,您想得如此周全。”
主簿放下文書後就離開了,宋清風隨後一本一本的開始看文書。
一下午就在全神貫注研讀文書中悄然流逝,工部衙門內的光線隨著夕陽西下愈發黯淡,宋清風才終於從那堆積如山的文案中抬起頭來,揉了揉酸澀的雙眼,只覺身心俱疲。
他緩緩起身,活動了一下久坐僵硬的腰背,將文書仔細整理歸位,這才拖著有些沉重的步伐,向著工部大門走去。
虎子早已駕車候在一旁,見自家老爺出來,急忙迎了上來,幾步就跨到宋清風跟前,滿臉關切地說道:“老爺,您可算出來了,您看起來累壞了吧?”
宋清風見著虎子,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輕聲應道:“是啊,今日這文書繁雜,費了不少心神。”
虎子扶著宋清風往馬車走去,邊走邊說:“老爺,您為了公事這般操勞,可得多注意身子。咱這就趕緊回家,夫人定是準備好晚膳等著您呢。”
宋清風微微點頭,上了馬車。
不知過了多久,馬車停在了家門口。
宋清風下了馬車,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邁步走進家門。
剛一進門,就有丫鬟迎了上來,接過他的披風。
宋清風問道:“白姨娘呢?”
丫鬟恭敬地回答:“回老爺,白姨娘正在廚房忙著準備晚膳呢,說是要給老爺做您最愛吃的菜。”
宋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