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內,一時間堆滿了各種訴狀,官員們看著這些訴狀,眉頭緊鎖,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
百姓們紛紛對郡主府的行為表示憤怒,認為郡主府不該縱容手下做出如此惡劣的行徑。
更有甚者,讀書人聯合起來,他們聚在一起商議,決定上書朝廷,要求嚴懲兇手,給他們一個公道。
他們覺得,在這朗朗乾坤之下,居然有如此恃強凌弱的行為,實在是國朝之恥。
郡主在府中得知這一訊息後,頓時怒不可遏。
她的臉龐漲得通紅,雙眼彷彿要噴出火來,在廳堂中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這群蠢貨,到底想幹什麼!這不是公然給我惹麻煩嗎?”
稍作鎮定後,她立刻招來護衛統領。
護衛統領匆匆趕來,剛一踏入廳堂,便感受到郡主那如利刃般的目光。
郡主盯著他,聲色俱厲地問道:“我且問你,是不是你私自安排護衛出去報復那些議論之人?”
護衛統領嚇得 “撲通” 一聲跪下,額頭冷汗直冒,連忙擺手否認:“郡主明鑑啊!絕無此事!我等無郡主吩咐,怎敢做出如此大膽妄為之事。郡主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怎會做出有損郡主聲譽的事啊!”
郡主看著護衛統領那驚恐萬分、不似作偽的模樣,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她眉頭緊鎖,陷入沉思:“若不是府中之人所為,那究竟是誰在背後搞鬼?為何要將此事栽贓到我郡主府頭上?”
此事若不盡快查明真相,任由其發展下去,郡主府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那些被打的紈絝子弟背後的家族,加上這些聯名上書朝廷的讀書人,他們的力量不容小覷。
朝廷一旦介入,若找不到真正的幕後黑手,郡主府恐怕難以擺脫這罪名。
想到這裡,郡主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她對護衛統領說道:“起來吧。此事我暫且信你,但你務必立刻安排可靠之人,暗中調查此事。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嫁禍於我們。”
護衛統領趕忙起身,領命道:“郡主放心,屬下這就去辦,定不辱使命!”
郡主府肯定會查此事,宋清風早有防備,根本不會留下破綻,郡主府自然什麼也查不到。
隔了一日,朝堂之上再次上演圍毆寶親王的戲碼。
多位大臣紛紛站出,言辭激烈地彈劾寶親王與新月郡主,指控他們縱僕行兇,在京城鬧市肆意妄為,擾亂治安,對京城的穩定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陛下,寶親王與新月郡主縱僕行兇,在京城鬧市胡作非為,實在是目無法紀,有損皇家威嚴!” 一位年邁的大臣,氣得鬍鬚顫抖,手中的笏板高高舉起,痛斥郡主的膽大妄為。
“是啊,陛下。京城乃天子腳下,本應是太平之地,如今卻因他們的縱容,搞得人心惶惶,百姓對皇家的信任也大打折扣!” 另一位大臣緊接著附和,神情憤慨。
寶親王站在朝堂中央,面對大臣們如潮水般的指責,心中又氣又急,卻一時難以反駁。
這是有人蓄意陷害,可苦於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自己與女兒的清白。
“各位大人,莫要血口噴人!本王向來奉公守法,我女兒更是恪守本分,怎會做出這等縱僕行兇之事?其中定有誤會!”
“新月郡主恪守本分?真是笑話,王爺,難不成京城這幾日的傳言你都忘了?”一位大臣譏笑道。
“誤會?那請問寶親王,為何那些被打的人都指認是郡主府的護衛所為?難道他們會無端汙衊?”另一位大臣冷笑一聲,毫不留情地質問道。
“不是我女兒府中的下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汙衊我女兒的,請皇上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