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章 舒世傑往事(三)

走出蘇家院子,大順子老爹坐在黃包車的鐵欄上,看到何雨柱,連忙壓低了黃包車,便於何雨柱上車。

“去南鑼鼓巷。”他只說了五個字。

一路無言。

到了南鑼鼓巷,他叫住老爹,“進來吧,外面天寒地凍的。進來烤烤火。”

老爹跟著何雨柱進了正房,何媽正在擀皮,何春香正在包豬肉韭菜餡餃子。

已經包好了一隔欄大白菜餡,一隔欄芹菜餡,老遠就聞到了肉香。

老爹記不得多久沒有吃過餃子,光是聞到生餃子味,口腔就泌出津液。

——老闆的生活真是好呀,大順子外出辦的事,聽說能賺不少錢,好了,一家老小不會捱餓了。

一碟拌白菜,一碟炒四季豆,一大盤餃子。

老爹正想出去避避,何雨柱招呼道:

“老爹吃飯了。”

“這,這不太好,”老爹是識趣人,擺著手,就往外走。

何雨柱抓住他的手腕,把他拖到桌子邊上,“坐下一起吃,等會吃完了,我也沒事,你送一盆子回家。今天就完工了。”

幹苦力活的人,能吃,何雨柱也能吃,只是吃得沒有老爹快。

很快,幹完一隔欄的白菜餃子,何媽再下一隔欄韭菜餃,吃了一盤,剩下的都裝給了老爹,還把家裡剩下的蔬菜都裝在塑膠袋中,讓老爹提回家。

老爹千恩萬謝,走出門還在說:“大順子交好運了,碰到好老闆了。”

吃飽喝足,他躺在床上,何媽和何春香坐在床沿做女紅,替他納了鞋底,要做一雙毛窩窩,何媽始終覺得皮靴太硬,還顯眼,容易被人盯上。

穿雙毛窩窩,不礙眼不礙事。

“老是閒著也不是辦法,周圍鄰居會說閒話,”何春香聽了很多,尤其新賈張氏,一張破嘴比破鑼還響,到處叭叭叭。

“好,”他思忖著,自己替未來爭取時間,每隔七天就要來一趟,也該有門生意,正說著,李天明在門外拍打著身上的積雪。

何媽趕緊起身幫他煮芹菜餃子,何春香把想法告訴了李天明,李天明倒是心生一計:

“要不,做警察。”

何雨柱嗤之以鼻,四九城的警察破事特別多,不但要管治安,就連市民的口角紛爭,也得警察到場調解。

所以,四九城的警察沒點嘴皮子功夫還真不行。

你瞧瞧,李天明那兩片兒嘴,噹噹噹,口若懸河,連個奔兒都不帶打,一直說的雙方啞口無言,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四九城本地人都知道,清朝滅亡了,舊時的旗人沒地領錢糧了,往昔養尊處優的小夥子,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大多做了警察。

這些小夥兒,好歹念過幾年書,有點見識,稍加訓練和管教,算得上優秀。

上有警察廳,下有警察署,署以下有分所,重要的衚衕口兒,偏僻的地方,另設“巡警閣子”。

也就兩間房大的地方,用木板釘成小木頭房兒,外面刷成紫紅色,上面也是起脊,四四方方。

不大的閣子還分裡外屋,裡屋供一人睡的鋪,外間一張八仙桌兒,擺個馬蹄表,木板牆,釘著一排十幾個小釘子,掛著小本本。

不管巡警閣子,還是分所,都有一部電話,釘在木板牆上。

其他都好,就有一樣不好,警察的一部分工資靠住家兒戶的“房捐”,時不時都要上門找人收錢。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一張手要錢,就矮一輩兒似的,遇見好開玩笑的,還說點逗趣的:

“咱們爺兒們,管的是看莊護院,怎麼還管催討漁稅銀子啊?”

還有就是收“地攤兒錢”,也是警餉收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