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啊,你看你這也快要結婚了,不如把你房子要用的土坯也拓出來,萬一蓋房子的時候時間充裕,你也一起蓋了唄?”
老姑夫看著院子裡的土坯,開始勸解李海,眾人也跟著附和,有的人是為了賺錢,自己家人倒是確實是為李海考慮。
原本李海以為農閒的這點時間能把兩個哥哥的土坯弄完就不錯了,沒想到這些人效率這麼快,還剩下十來天的時間呢。
李海直接大手一揮,讓眾人再一次開動起來,他的房子打算放到老房子斜前方的位置,這裡距離老房子比較近,而且前面沒有人家,可以圍出來好大一片院子。
這個時候圍出來的院子大小會一直留到幾十年以後不會更改,所以他就打算儘量把地方圍得大一點,反正每家的院子差不多都要有2畝地那麼大,誰都不會說他。
和張獵戶溝通了一下,隨後在他想要的區域簡單的打上幾個小木樁,地方就算劃定了。
眾人打土坯的位置換到了新畫出來的房場內,方便晾曬,而且能夠幹活的人也多了不少。
所有的土坯都做好了以後,眾人就到了開始鋤地間苗的時候,好在這個活只是耗時間,並不是非常累。
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天能鋤一畝左右的地,家裡人多,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夠弄完。
在大家都在努力鋤地的時候,李海卻不見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除了喬婉怡,但是她嘴有特別嚴,誰問都是不知道。
陳秀蘭也經常會過來看看李海回來沒有,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沒有。
其實李海去上游篩金子去了,這事兒要保密,所以誰都沒有告訴。
他們這個地方叫老金溝可不是白叫的,是真的有金子,從清朝開始就有很多人在這邊淘金,剛開始是清政府的人淘金,後來是軍閥,再後來就只剩下普通人,隨著金子越來越少,也就沒有人再繼續從事這個行當了。
但是帶著前世記憶的李海卻知道一個好地方,數量不是很多,但是隻要耐心一點,也算得上是一筆橫財。
這個地方說來很神奇,以前淘金子的人已經翻找過好多遍了,一點金子都找不到,都斷定這裡沒有金子。
然而就有人運氣好,一個不小心就在這裡重新翻找出來了金粒子,不是金沙,是金粒子。
那個人偷偷摸摸地自己淘了兩個月,這個秘密才被人發現,不少人就跑過來跟著淘金,只不過他們淘到的金子就少得可憐。
李海就是打算截胡一下,這筆橫財他賺了。
七八月份氣溫高,正是下河篩金子的好地方,這件事兒他早就打定主意了,為了讓家人安心,就告訴了老媽一人。
李海按照前世的記憶找到出金的位置,在附近找了一個地方搭好窩棚,保證了自己能夠不愁吃住問題。
他先在河底不斷地挖泥,把最上面的那層黑泥和大石塊清理掉,露出了底層的碎石和沙土後開始了淘金。
他用的是重力分離法,因為金子的比重大,當它和沙子一起出現在淘金盤上時,透過水流衝擊和晃動,金子就會跑到淘金盤的最下面一層,等所有的沙子都被沖走以後,留下的就只有金子了。
連續幹了三天,他依舊沒有挖到一粒金子,別說金粒子了,金沙都沒有出現,這讓他一度懷疑當年老叔給自己指的位置對不對,不過好在他依舊堅持。
直到他向下挖了有半米深的時候,終於他篩到了金子,一個差不多有直徑5毫米的金粒子!
這一次是徹底給了他信心,開始從這個位置不斷地往周圍擴充套件,隨著第一粒金子的出現,金子越來越多。
金沙平均下來每天都能弄到2克左右,金粒子的話也能弄到兩三顆,這個時候的金價差不多在3元一克,李海預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