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己身上,所剩下的炎火紙符和陽火紙符也已經不多了,怕是不足以再支撐一次像之前那樣的暴力破陣,看來自己只能另想辦法了。
沈軒騎著黑虎在這石室之中轉悠了起來,這石室倒也有些和之前的石窟相似,都是沒有出口可尋。
但這正陽真人徐錦州既然都已經設下了遺府,那就說明其本意是想要將自己的傳承散播出去。
那就不會出現各種困死來者的死局,亦或者,這也只是真人用來篩選傳承人的一種手段之一,只不過是自己未得這其中竅門而已。
心念至此,沈軒再次回到了那塊石室中央的石碑處,自己四人既然能從外面透過石碑進入此遺府,而這石室之中又是再次出現了石碑這種東西。
那足可以說明,石碑在這個遺府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說不得,那正陽真人徐錦州就是用石碑來考驗來者是否有資格在這遺府之中獲取機緣的。
可沈軒對著這石碑左看右看,那石碑上除了“清微派,正陽真人,徐錦州之墓”這幾個字以外,就什麼也沒有了,難道?
這時沈軒倒是想起一些關於道教門派的傳聞,據說這道教門派是四大門派之中,最是講究尊師重道,門派弟子不僅注重師承,還講究根正苗紅,家世清淨,而且道門門派之中,弟子對於師傅等長輩是極其的尊敬,這也算是道門的一大特色吧。
那既然這正陽真人徐錦州也是道門之人,想必其也是會傳承這個道門中人都會有的傳統,那換句話說,自己這些進入遺府獲取機緣的人,不也是變相地獲取了來自道門的修行資源,那也就相當於是入了半個道門,自然是要尊師重道。
而這道門的尊師重道之中,對於新入門的弟子,有一個重要且不太繁瑣的儀式,也就是“三拜九叩”的拜師禮。
這個儀式,乃是道門拜師最重要的儀式,在道門之中,若是沒有長輩見證的三拜九叩,那這個人就不不能算得上是真正地成為了一名徒弟。
那麼,換言之,這塊石碑有沒有可能也與那道門的“三拜九叩”之禮,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呢?
看著眼前的石碑,沈軒躍下黑虎,走到石碑前,一甩衣掛,“撲通”就直接跪了下來,其實沈軒也不是很懂“三拜九叩”的具體含義,不過,憑字面意思的話,應該是磕十二個響頭吧。
倒也不是沈軒沒有尊嚴,可在這亂世,尊嚴這東西確實是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再說了,不過,也就是對著一塊石碑磕幾個頭而已,除了自己,哪裡還有別人知道。
也不多想,沈軒對著那石碑就是彭彭幾個響頭下去,不想,才磕到第三個響頭,那眼前的石碑,卻是忽的碎裂了開來。
在沈軒震驚的目光中,一塊與那大石碑同比例縮小的銀色小石碑在那堆碎石之中,顯露了出來。
沈軒從碎石之中將那塊小石碑撿起,握在手中,這小石碑看似小,其重量倒是不輕,巴掌大的一塊,卻是足足有兩三斤的樣子。
這小石碑上也有字,不過卻是隻有“正陽”二字,深深地刻印在小石碑上,而在沈軒取出小石碑後,也就是在那大石碑留下的石堆處,一個深邃的地道顯現了出來。
這次不再是像之前兩次一般,而是真真正正的有一個一人高的地洞顯現了出來,其下還有一節節的階梯緩緩通向下方。
果真如此,沈軒大喜,果然這道門中人都:()從馬縣開始:修旁門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