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章 並非冷血

聽到他的問題,天子顯然回憶起了過去的事,忍不住稍微嘆了口氣。

“一提起他,我就有些難過……”

“當年若不是你大兄秘密上書,我等定是要多費不少功夫才能發覺原來是諸葛氏通敵叛國,才導致……”

“唉。當年,你的死訊傳到雒陽時,你大兄一夜白頭,悲慟地嘔出血來。”

“他拒絕了朝廷一切賞賜,回到南陽結廬而居,為你披麻戴孝,如今也有七年之久……”

“仲珺,如今你已歸來,於情於理也都應該讓他知道這件事啊。”

在漢代,若是平輩親屬不幸身死,其實只需穿素衣以示哀悼即可。

只有長輩或是、額、妻子或者丈夫死去時,才需要披麻戴孝。

穿孝服的時間則與死者的關係親密程度密切相關。

一般來講,父母等直系長輩死亡需服孝三年,即為“斬衰”;其次是“齊衰”,時間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而後是“大功”,一般為後輩為已婚姑母、堂兄或是伯父等親戚服孝,孝期九個月;再其次是“小功”,孝期五個月;最後是“緦麻”,孝期三個月。

以上五種不同等級的孝服規格被並稱為“五服”,在某些地方也有“出了五服不是親戚”的說法。

諸葛琮與諸葛斐只能算是養兄弟關係,而且諸葛斐為長兄兼宗家家主,輩分上要比諸葛琮高半輩。

依普遍理性而言,只有諸葛琮為諸葛斐戴孝,絕無諸葛斐為諸葛琮穿孝服的道理。

而且這披麻戴孝時間還長得離譜……足足七年時間,即使先後死了爹媽也不至於戴孝這麼久。

只能說,若是隻從這件事來判斷……諸葛斐真的超愛諸葛琮的。

諸葛琮:“……是嗎?”

他掩在袖中的手輕輕顫了顫,黑瞳微垂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些年,大兄他一直在南陽嗎?”

劉禹沉沉嘆了口氣,點了點頭。

“這七年來,他閉門謝客,只依靠自己耕種的兩畝薄田、一汪菜畦生活。”

“我見他過得清苦,於心不忍,便總是派人去看望他,給他錢財和糧食,可他總是不肯接受……”

“使者每次回來都要跟我說,他比上次要更加虛弱……”

“在仲珺回朝前半個月,我剛剛派遣過一次使者。”

“他回報說,諸葛伯文已然將要油盡燈枯……即使是高階文士,也經不起這樣自虐般生活……”

劉禹說到最後,又有點兒想哭。

他對於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是心軟,感情充沛得不行。

如今提到諸葛斐,提到他一直在為幼弟的英年早逝而悲傷,他更是感同身受,悲從心來,吸著鼻子對諸葛琮道:

“要不我現在寫一封詔書喚他入朝,也好讓你們兄弟團聚……”

諸葛琮輕輕搖了搖頭,黑瞳中滿是思索。

“閉門謝客”、“油盡燈枯”……

也就是說,諸葛斐一直在南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人知道他在家裡搞什麼事兒,所有人都只知他在日漸虛弱……

嗯,“悲傷過度”確實是個很好的理由,足以掩飾一切因為搞事兒而造成的身體損傷或精神萎靡。

印章訥訥道:【可是諸葛琮,有沒有一種可能……他真的在為你難過呢?】

【都說‘疑罪從無’,現在咱們還沒有關鍵判據呢,這樣嚴肅地懷疑你大兄是不是不太好?畢竟他真的看上去好愛你哦……】

諸葛琮:【閉嘴。】

【是真是假,我自有分辨。】

他定了定神,對眼巴巴看著他的劉禹道:

“此事不勞主公費心。”

“於情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