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書端坐在妝臺前,塗抹胭脂,描繪細眉。他的目光落在銅鏡中,鏡中人眼角帶笑,卻似掩著幾分涼薄。
“將軍來了。”後臺的小廝匆匆跑來低聲道,“就坐在正中。”
顧明書拿在手中的粉撲頓了頓,隨後若無其事地繼續上妝:“來了便來了,唱戲的,總要有人看。”
夜風吹動梨園的帷幕,戲臺上的鑼鼓聲再起。顧明書登臺,唱的卻是《霸王別姬》。他一身素白長裙,彷彿雪中寒梅,歌聲婉轉卻透著幾分哀婉: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千秋萬代,願君記我……”
臺下的蕭長瑜眉頭緊皺,目光再次落在那人的身上,似有疑惑,似有興趣,卻又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執念。
茶館裡,說書人將摺扇輕輕一合,笑道:“各位看官,這一場戲裡情深意長,真真假假難分明。將軍雖冷麵,心裡卻早已起了漣漪。而那貴妃啊,看似風情萬種,實則心如明鏡。”
“這段戲文如何收場?小人今日就講到這裡,欲知後事如何,明日再來!”
臺下譁然,有人忍不住大喊:“別吊胃口,快說後面!”
說書人卻搖頭:“好戲要慢慢聽,急不得。”
他收拾道具離去,而窗外,一襲白衣的顧明書正站在街角,遙遙望向茶館,眼神複雜,唇邊卻勾起一抹淡笑。
“戲文說的,是我嗎?”他低聲自語,隨後轉身隱入夜色。
第二日清晨,京城煙雨朦朧。茶館裡,昨夜的戲文餘熱未消,眾人又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昨夜的《霸王別姬》唱得真絕,顧明書不愧是從江南來的戲子,怕是有些來頭。”
“聽說了沒?蕭將軍看了整場戲,眼睛都沒離開過臺上!”
“你少胡扯!蕭將軍那是什麼人,會被戲子迷住?”
“嘿,戲文上不是常說嗎?英雄難過美人關。那顧明書扮的貴妃,誰看了不動心?”
一陣鬨笑中,李庭走進茶館。他的甲冑尚未脫下,顯然是急著辦差事而來。見到他,眾人立刻噤聲,各自低頭喝茶,不敢再議論蕭將軍的事。
李庭在角落裡尋了個位置坐下,叫了壺茶,低聲嘀咕:“不過是個戲子,竟讓將軍多看了一眼,倒讓我費這般工夫。”
李庭辦事效率極高,當天下午便帶著訊息回到蕭府。
書房內,蕭長瑜正翻閱一卷邊關軍報,神情冷峻而專注。見李庭回來,他只抬眼瞥了一下,淡淡道:“查到了?”
“回將軍,查到了一些。”李庭恭敬作揖,將整理好的訊息遞上,“那戲子名叫顧明書,“原是江南梨園的名伶,年紀輕輕便已經小有名氣。聽說她是這幾個月才從江南移居至京城,剛剛開始在京城中演出。”李庭整理了一下紙上的資料,繼續道:“不過,她的背景並沒有查到什麼過多的線索,似乎一直保護著自己的隱私,沒什麼家世可查。”
蕭長瑜低頭沉思,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顧明書,江南梨園的名伶,這個名字在蕭長瑜的心頭縈繞著,彷彿一根細細的絲線,悄悄地牽引著他的注意力。昨夜看戲時,那人的舉手投足、眼神凝望,似乎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總讓人無法自拔。
“這人倒是挺神秘,不過這名字怎麼像是個男人的名字?”蕭長瑜緩緩說道,“她唱的《霸王別姬》雖是舊曲,但她演繹出的感覺卻與眾不同。尤其是她扮演的王政君,哀怨且深情,確實讓人心生動容。”他頓了頓,眼中卻閃過一絲未被察覺的複雜神色,“不止如此,她的身段,眼神,甚至微妙的神情變化,讓人有種…說不清的吸引力。”
李庭見將軍如此反應,心中微動,雖然他沒說什麼,但心裡卻多了幾分疑慮。蕭長瑜平日裡冷峻少言,向來極少為一名梨園戲子所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