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的表現。
“明華園果然有些底氣,這顧班主的功底真不是吹的。”
“是啊,這李春風也不錯,義士的豪氣全出來了。你看隔壁那些班子,雖說新戲聲勢大,可唱起來,怎一個空洞了得!”
“今日這中秋戲,我看還是明華園能拔頭籌。”
臺下的議論聲漸漸沸騰,但這喧囂都未能影響臺上的顧明書。他全神貫注,隨著劇情推進,將人物的悲喜推向高潮,甚至連一些本不感興趣的觀眾,也被他的表現深深吸引。
這一場戲,顧明書唱到最後,聲淚俱下。他跪地長嘆,悲憤之情如浪潮般傾瀉而出。那一聲“忠心昭日月,血淚染山河”,震得全場為之一振。
戲閉帷幕,臺下先是片刻的寂靜,緊接著爆發出雷動的掌聲。
散場後,顧明書回到後臺,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他卸下妝容,抹去汗水,正準備歇息片刻,李春風便匆匆趕了過來。
“班主,今日咱們的戲壓住了明月清風,但隔壁戲班的班主似乎心懷不滿,暗中拉攏了一些票客,想要挑撥是非。”
顧明書皺了皺眉,沉思片刻後道:“無妨。咱們用實力說話,觀眾自會明辨是非。你傳話下去,讓兄弟們各自小心,莫被人鑽了空子。”
李春風點頭稱是,旋即又道:“班主,今日京城的熱鬧未歇,夜幕後的明月清風戲班加場你當親自去瞧瞧,說不定能看出些端倪。”
顧明書笑了笑,語氣篤定:“那便去看看,也好知己知彼。”
夜色漸深,顧明書披上一件淺色長袍,走出了後臺。他仰望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心中隱隱覺得,這一場中秋之戲,或許也是權利的拉攏之戰。
京城的熱鬧隨著夜色的降臨達到了巔峰。街市上燈籠高掛,綵綢飛揚,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整座城似被烙進了一場永不停歇的節日狂歡中。而明月清風戲班和明華園的對決,也成為今夜百姓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顧明書走在通往戲園的路上,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李春風緊隨其後,面上仍帶著幾分緊張:“班主,我聽說明月清風夜場要演的是《風波九重天》,這是他們壓箱底的好戲,也是為這次中秋特地排練的新曲目。”
顧明書停下腳步,略一思索,問道:“這出戏的臺柱是誰?”
李春風答道:“是那位嬴黎,聽聞他嗓音高亢清亮,能壓住整場。還有賀素錦助陣,她雖是女角,但唱腔柔中帶剛,與王如風正好互補。”
顧明書點了點頭,眸光微沉:“看來,他們這一戰是卯足了勁。不過,無妨,臺上見真章吧。”
兩人很快來到明月清風戲園。此時明月清風的戲臺前已經擠滿了人。贏黎的高亢唱腔從帷幕後傳出,果然如傳聞一般,似能穿透夜空直達九霄。臺下觀眾時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氣氛熱烈至極。
李春風皺眉低聲道:“班主,他們確實有幾分功力。”
顧明書淡然一笑,語氣平靜卻透著自信:“戲本與唱腔皆屬上乘,難怪能吸引人心。不過,一場戲能否流傳,不只是技巧,更在於情感是否動人。接下來,且看他們如何發展。”
明月清風的這場戲確實用心籌備,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情感複雜深沉,唱腔編排更是獨具匠心。贏黎與賀素錦配合默契,將戲文中的恩怨情仇演繹得淋漓盡致。
臺下有觀眾低聲議論:“這一出《風波九重天》,果然是明月清風的壓箱戲,這次怕是要超越明華園了。”
臺下議論聲此起彼伏,有人感嘆明月清風的實力,也有人為明華園捏了一把冷汗。
“這一齣戲,果然聲勢浩大,若論情節起伏,的確難得。”一位戲迷低聲說道。
另一位老者搖搖頭,目光卻投向了不遠處的明華園:“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