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來支援您的學校。”一家頗具規模的企業負責人面帶歉意地說道。
“林校長,教育事業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看到更明確的投資回報和社會效益。目前您的學校狀況不太樂觀,風險太大,我們實在無法冒險投入資金。”另一家企業的老闆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林風。
林風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中漸漸冷卻,每一次的閉門羹都讓他感到無比的失落和沮喪。但為了學校,為了孩子們,他沒有時間去舔舐自己的傷口,更沒有資格去自怨自艾。在走投無路之際,他甚至想到了抵押自己的房產,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卻讓他感到一陣後怕,但又有著一種不顧一切的決絕。
“系統,我是不是已經瘋了?為了這所學校,我可能會失去自己最後的棲身之所。但只要能讓學校重新崛起,讓孩子們有希望,我真的什麼都願意付出。”林風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淒涼,他的眼中閃爍著迷茫和堅定交織的複雜光芒。
就在林風幾乎要被絕望徹底吞噬的時候,那位曾經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的企業家再次成為了他黑暗中的明燈。
“林校長,我一直在關注著您和學校的動態。您的執著和對教育的熱愛讓我深受感動。我決定再追加一筆投資,希望能為學校的重建貢獻一份力量。”企業家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瞬間融化了林風心中堆積的冰雪。
林風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企業家的手,聲音哽咽:“謝謝您,真的太感謝您了。您的這份信任和支援,對我們來說就是救命的稻草,我發誓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有了這筆資金的注入,林風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他立刻投入到學校設施的修復工作中,然而,新的問題卻如潮水般不斷湧現。
建築材料的供應成為了首個難題。由於市場需求的突然暴增和供應鏈的混亂,水泥、鋼材、木材等關鍵材料時常缺貨,預定的材料無法按時送達,施工進度因此被嚴重拖延。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已經提前很久預定了,為什麼還不能按時給我們供貨?”林風焦急地對著電話那頭的供應商大聲質問。
“林校長,真的很抱歉。現在整個市場都處於缺貨狀態,我們也在竭盡全力協調,但這需要時間。”供應商無奈的解釋並不能平息林風內心的焦慮。
與此同時,工人短缺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熟練的建築工人紛紛被其他大型工程專案高薪吸引,學校的修復工程在人力方面捉襟見肘,施工團隊無法按照原計劃配備足夠的人員,導致工程進度異常緩慢。
“林校長,不是我們不想加快進度,實在是找不到足夠的工人。我們已經在四處招人了,但符合要求的工人太難找了。”施工隊負責人一臉愁容地向林風訴苦。
林風心急如焚,他每天親自守在施工現場,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他不斷地與供應商溝通,甚至親自前往材料生產地,催促加快供應;同時,他也透過各種渠道釋出招工資訊,提高工人待遇,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力加入。
正當林風為學校的硬體設施修復焦頭爛額時,教師隊伍的不穩定又給他帶來了新的打擊。一些老師因為對學校的未來感到迷茫和擔憂,開始悄悄地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
“林校長,我在這所學校工作了這麼多年,對這裡是有感情的。但我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現在學校的情況讓我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一位資深的老師找到林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眼神中充滿了無奈和愧疚。
林風深知教師是學校的靈魂,他努力挽留每一位老師,與他們進行深入的交談,瞭解他們的需求和顧慮。
“老師們,我知道大家都很擔心學校的未來。但請相信我,我們正在努力改變這一切。學校的重建不僅僅是硬體設施的更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