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有一天陸誠與西軍對上,也能多一些內應。
在濟州府,武松如今也已經成長起來,一旦有問題,單憑武松手中的兵馬,也可以掌控整個濟州府的局勢。
政和七年(1117年)開春之後,遼南的揚威軍與金軍像是約定好了一樣,一南一北,一起向西,開始攻略遼國土地。
遼國五大京都,東南方向的東京遼陽,早已經落到了揚威軍手中。
如今,金國瞄準了遼國的上京臨潢府,陸誠的揚威軍則是瞄準了遼國的南京析津府,也就是後世的燕京。
這一場戰役,陸誠雖然親臨前線,卻也並未親自下場,而是坐鎮中軍,給楊志、徐寧、呂方等將領壓陣,看著他們如何表現。
隨著一切準備完畢,楊志率領從錦州、來州等地抽調的兩萬兵馬,一路來到了析津府城之下。
兩萬大軍在城外擺開陣勢,並沒有搞什麼花裡胡哨的鬥將,只是讓火器營把幾十架投石車組裝好,隨後又推出三門火炮,對準了遠處的析津府。
上午巳時,當一切準備完畢,楊志騎在馬上,抽出長刀向前一揮,準備好的投石車一起發射,三門火炮同時點燃,幾十個炸藥包和三枚炮彈徑直朝著析津府飛去。
“轟轟轟”伴隨著接連不斷的爆炸聲響起,遼國析津府城牆之上頓時亂成一片,守衛的兵卒們四散躲避。
十幾輪齊射過後,析津府城牆內外已經亂成一片,一些飛到城內的炸藥包,點燃了靠近城牆的民宅,城內燃起大火,徹底亂了起來。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沒有多少技巧,全靠技術的攻城戰。
當析津府的城門徹底被炸開的那一刻,也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傍晚時分,析津府城內的大火已經熄滅,城頭上也插上了揚威軍的旗幟,士兵們在街頭維護秩序,官吏們在清點損失,盤點整個析津府的物資。
由於敗的太快,析津府除了東面被進攻的城牆損失比較嚴重,還炸燬了不少民居之外,整體儲存的還算完整。
陸誠與楊志、徐寧等人走在街道上,隨口吩咐著一些戰後的安排:“楊志,這析津府就交給你和徐寧來守。呂方和郭盛去守來州。至於錦州,就交給魯達吧。現在金遼兩國打的也比較激烈,你們也要配合好文官,做好經營。
遇到逃難的遼兵和遼國百姓,仔細甄別之後,妥善安置。遇到合適的戰機,就果斷出手。不要害怕失敗,我們如今也輸得起了……”
楊志跟隨陸誠也有好幾年,經歷過不少戰鬥,也已經完全成長起來。
揚威軍拿下了析津府之後,北面就是遼國的中京。
有揚威軍和金軍兩路夾擊,這遼國定然會比歷史上更早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