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章 守護百姓與赤壁

對劉備而言,幾乎沒有其它的選擇。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穩固生存和爭奪霸業都需有根據地。

天下大勢,留給劉備的道路只剩一條:繼承劉表的地盤,這才是立身之本,爭奪霸業之源。

競逐天下,本質在於爭取土地和人民,而現在劉備空無所有,試圖爭取這些不過是鏡花水月。

“然而如果劉備果真背棄盟友,佔據劉表的地盤,諸葛亮先生,你認為這究竟是仁義之舉,還是背德的行為呢?”

諸葛亮沒有猶豫太長時間,很快就給出了回答:

“那自然是仁德的人理當佔據。"

簡而言之,縱使你曾接納過他,但我為實現大義,仍然要佔據你的勢力,這就是所謂的有德得位。

秦天朗聲一笑:“諸葛亮,我原以為你也是言辭犀利之人。"

脫口道德說教,腹中有商業考量。

"然而這套理論,你能說服我,也可能說服自己,但你能說服劉備嗎?"

"這……有何不可?"

諸葛亮堅信,在亂世仍堅持仁德之人是極少數。

即使不用訴諸暴力,他也能找到各種方法讓瀕死者“心甘情願”將位置讓給劉備。

類似的局面,現實中多不勝數。

“如果情況如你說的那樣,我也無法再說劉備是過於婦人之仁了。"

秦天氣定神閒:“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可以透過觀察他的以往經歷去了解一二。"

"你眼中劉備真如同你說的偽君子般不堪嗎?"

"就算你能封鎖自己的話柄,也無法壓制全社會的言論。

劉備深知這一點,所以絕不會做那種事。"

諸葛亮微微皺眉,表示儘管這是一個難題,但絕非無法突破的困境。

諸葛亮對自身的信念堅如磐石。

即便劉備真是個婦人之仁,諸葛亮也自問有策略應對這一困境,這是智謀謀士的底氣。

他緩緩道:“那麼,請設想另一種情況:如果劉備為你們找了個容身之處,無論是在荊州還是益州,但假設你們兵敗被擊潰,需要棄城逃亡。"

“城中的官兵和民眾因畏懼曹操,想要和你們一同出逃時,你會如何抉擇?眾所周知,曹操部下的軍紀鬆散,攻下城池後往往會帶來深重苦難。"

“這樣的事情幾乎在預料之內,甚至是無法避免的。"

就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無法確保一直勝利,所以秦天設想過的情景必然在未來成真。

諸葛亮陷入沉思。

理論上,在棄城逃命的情形中,形勢危在旦夕,必須離開,逃跑必然不能帶著大批隊伍,否則只會引來殺身之禍。

理想的對策應當是婉言謝絕,只帶必要的人手,迅速撤離。

然而,以劉備的個性和他的仁名,是否真能拋下民眾獨自逃命,這讓人難以相信。

答案顯而易見,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被敵人追上,然後坐以待斃。

秦天問:“你覺得,這能稱他為賢明的君王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主動讓自己置於危險之中的君主,還能被稱為明君嗎?”

長時間的沉默過後,諸葛亮的反應並未改變。

在那天的對話裡,秦天其實已經表達得很清楚。

諸葛亮依然選擇追隨劉備,只因為那是實現理想的唯一機會。

但他未曾料到,那天所探討的情況竟這麼迅速地出現在現實中。

生存或是死亡,他的選擇即將到來。

曹操的攻勢已經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只在於何時真正發動。

那種無形的壓力令每個人都感到不安。

是否真的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