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當下寫了幾個小篆字型,問漁民是不是這種“符圖”?
沒想到漁民居然說,這是篆字,平時印上都有,那玉雕底下才是符圖,上面的東西不像字兒,看起來就不一般。
這官員點點頭,留下一句“好好供奉神像,莫生意外”就走了。
當天晚上,這個漁民家的房子被一把火燒為灰燼,漁民也死了。村民都覺得比較蹊蹺,當夜無風,火勢沒有蔓延到其他人家。而且這個漁民做飯都是在屋外,屋裡平時不見火星,再說只不過幾間平房,就算是睡著了,醒了只要沒有房倒屋塌,是很容易逃出來的。
“不消說,是那個官員設計的。野史殘本上沒說這個官員的姓名,但點明他拿走了這件玉雕。”
“而且,野史殘本上說得沒這麼詳細,很多是我推斷補充的。上面並沒有說玉雕是不是玉璽,也沒有說印文符圖的內容,只說這官員拿到之後,立即動身進京。結果在津門城打尖住店之時,卻又發生了變故。”
第911章 離奇野史
這個官員,是悄悄行動,沒有驚動府衙。他原準備在津門客棧住一晚,接著動身。
結果,次日醒來卻突生大病,足足養了半個月。養好了病,想繼續動身的時候,卻出事了。
當時是光緒元年三月,這個官員出了客棧,剛走到路上,和一個猛然衝過來的漢子撞了個滿懷,包袱掉在了地上。雖說包袱裡有木盒,木盒裡有軟襯,裡面的玉件不至於摔壞,但是這個官員還是很驚慌。
撿起來之後,又不能當場開啟看,他對這個漢子破口大罵了幾句。
漢子本來好像急著趕路,沒當回事兒,但是被罵之後卻忍不住了,接著回口對罵。這官員的官架子不知不覺又拿起來了,居然上去要打這個漢子,並自稱朝廷中人,想借三分官威唬人。
結果這漢子一聽“朝廷中人”,不但不怕,居然一拳就將這官員打翻,又踹了幾腳似乎還不解恨,搶了官員的包袱才走,官員倒在地上大喊留下姓名,這漢子倒是應了一句:既是朝廷中人,耽誤了李大人的要事,你十個腦袋也賠不起,有本事就去找李大人要!
這包袱就這麼沒了。
官員只得暫留津門,打聽了一下。原來,這個漢子是當時朝廷洋槍隊的一個大頭目,因為臨時處理了點事兒耽誤了時間,當時是著急趕往津門的大沽碼頭。
他說的李大人,就是李鴻章。
當時,李鴻章的確是派了一千人組成的洋槍隊,五百人組成的馬隊,讓津門鎮總兵帶領,要從大沽乘船,趕赴奉天,幹什麼去呢?鎮壓宋三好、高希田的農民起義。這的確不是一件小事兒。
當然,這個洋槍隊的頭目之所以抬出李鴻章,可不是自找麻煩,是想唬住官員。但凡朝中一般官員,誰敢去找李鴻章問?
結果,這官員還真敢。到了京城,他思來想去,最後手書一封,送到了李府。這野史比狗仔報的新聞還牛逼,說的有鼻子有眼,說李鴻章還真看了這封信,也居然見了他,並且“與之相談甚久,親送出府”。
但是出府之後,這官員就莫名其妙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李鴻章找到了洋槍隊的這個頭目之後,才知道這裡面的玉雕已經被他賣了,而且光認錢了,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
這個洋槍隊頭目接著就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被砍了。
李鴻章沒見過玉雕,但從河道官員那裡聽到的描述內容也足以讓他震驚。此後多年,他一直在追查這件事兒,因為沒有實物,也就沒敢上報。
當時,雖然是光緒當皇帝,但是他還是個娃娃,是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所以,他要想上報,也是上報給慈禧。
光緒八年,李鴻章終於查到了線索。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