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董卓崛起

臣,並將其貶為弘農王,至此,僅做了四個月皇帝的劉辯,被董卓強行廢去,並隨同何太后、唐妃一起被囚禁於永安宮。

太后悲傷流淚,群臣暗自悲傷,大殿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劉協即位後,董卓自封為相國,位在三公之上。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隨後董卓又找劉協討旨,調集自己的西涼舊部前來司隸州,拱衛京師。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文武百官只敢怒不敢言。

這時,當世大儒盧植站了出來,他看著董卓的所作所為,痛心不已。大漢400年的江山,將要毀於一旦,於是他當著眾人的面,向劉協辭官而去,朝中大臣見狀,也紛紛辭官離去,一時間朝中官員離去大半。

能做上大官的,哪個家裡沒點錢,離開了朝廷回到家中一樣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何必要在朝堂上受董卓的氣。

董卓見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得更開心了。他看著大殿內剩下的百官,都是一些趨炎附勢之輩,全無半點骨氣。於是他再次開口道:“陛下,如今朝中官員辭去甚多,需要重新選拔人才填補空缺。微臣自認有些才學,請求陛下賜予微臣選拔人才之權。”

劉協看著董卓,心中雖然痛恨,但是無奈自己的實力太小,只能強忍著怒氣應允。於是他開口道:“准奏。”

……

待早朝結束後,董卓並未離開皇宮,而是留下李儒一起商議朝政之事。新帝登基很多事宜需要他處理,他一個西涼武夫,對於這些繁瑣的朝政事務並不擅長,自然需要李儒的輔佐。

其中選拔人才一事成了當務之急,李儒提了兩點建議:

1重用黨錮之爭時被十常侍打壓而被罷免計程車人,以收攬人心,李儒在朝中也有多年,隨後他便擬了一份名單。(其中蔡邕便在此名單之中。)

2舉辦一場文墨大會,召天下士子一同參加,可從中選拔出一批人才,下放到各地郡縣為官,以安撫民心。

兩人在偏殿內忙碌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大致商議出各種細節。

李儒告辭後,董卓感覺有些疲憊,他打算乾脆今晚就在皇宮偏殿住下,於是便在皇宮內隨便走走,散散心,不知不覺竟然來到一處偏僻的角落。

此時,恰好有巡邏的侍衛路過,他立馬問道:“這裡是何處?”

侍衛見是董卓,立馬恭敬地回答:“回相國,此處乃是永安宮。”

董卓聽後突然想起白天被廢的何太后與劉辯,竟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

這裡雖為後宮,但侍衛看見董卓都不敢阻攔,很快他便來到了永安宮的內室。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