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王弋,如今河北有盛世之影,只要按照王弋現在的計劃一步步走下去,平定天下後休養生息幾年,就是一個完美的盛世!
在有這樣的戰略眼光的前提下,王弋所有的小毛病都是可以克服的,也是他們願意規勸的。
所以田豐對此尤為焦急,他直接提出:“主公,官府這裡是不是應該再出臺些惠民政策?以利益吸引百姓加入行商?”
“不可!”
沒想到最先提出反對的竟然時田豐手下的張承,他解釋道:“一切惠民政策都要有個度,不是越多越好的。大力剝削百姓會讓百姓反感,但是一味付出就會讓變得百姓貪婪。我認為現在百姓不願意經商可能並不是政策不好。如今百姓衣食富足,商人的地位又很低,百姓們是不願意從事這種賤業的。”
“確實如此。”張範在一旁補充,“商業的風險很高,遠沒有土地有保障。特別是如今這個世道,好好種地存糧,戰亂來了糧食能保證人餓不死。可是兢兢業業經商,一場兵禍來了就會血本無歸,銅錢也無法當飯吃。”
有了頭頭田豐和留侯之後的發言,一眾臣子便開始引經據典向王弋輸出自己的想法。
王弋沒有任何表態,安靜的接收著每一條建議。
每次這種時候都是他學習的時候,眾人引據的典籍有的王弋沒看過,有的王弋聽都沒聽過。不是每一件需要廷議的事都能突然說出來,機會難得。
,!
還得是荀彧!
爭論了半天,荀彧終於說讓王弋滿意的解決辦法:“主公,不若讓當地家族在行商時帶動一下如何?”
“好!就按文若說的辦。”王弋聞言立即點頭同意了這條計策。
群臣見王弋這麼痛快都愣住了,靠世家幫襯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若是世家在幫襯的時候暗中使些手段,那些想要行商的百姓只能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王弋和世家是對立的,這裡都是明白人,不是沒人想到,只是沒人敢說。
荀彧就那麼大膽嗎?還是說王弋就那麼聽荀彧的話?
當然不是,只是因為荀彧想通了其中的關結,給了王弋一個藉口。
王弋想要去遼東這件事他早就知道,而且已經和他說明最近就要出發,讓他做好準備。
去遼東到是還能解釋,去高顯是為什麼?肯定是想要將高顯的商業往中原地區移動啊!
荀彧猜得沒錯,王弋這一次去高顯就是為了拆分高顯的。
不拆不行了,這次的邊境戰爭導致胡人的數量和大幅度減少,消費能力相對應的也會減少很多。在下一次人口爆發來臨之前,胡人的潛力基本上被榨乾了。
未來高顯將會成為專門針對扶余、高句麗、馬韓這些東北及半島國家的專門出口城池,鮮卑和烏桓已經成為了歷史。
不過王弋不能明說,高顯牽動著整個河北的經濟,裡面包含的財富非常驚人,稍有不慎就會讓整個河北經濟崩盤,他必須慎之又慎。
不給群臣反應了機會,王弋直接丟擲了第二件事情。
眼看秋天就要來了,劉宏還躺在棺材裡面呢,這件事必須有個說法。
事涉皇帝,這回所有人都閉嘴了,就連荀彧也在逃避這個話題。
對此王弋非常不滿,冷哼一聲:“哼,怎麼?你們是劉氏舊臣啊?還是我王弋之臣啊?”
這句話人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肯定不是劉氏舊臣。但是由王弋說出來就非常僭越,傳出去很不好聽。
王弋的憤怒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場面依舊安靜。
眼看王弋就要發火了,劉家的大孝子劉曄趕緊打了個圓場:“主公,要不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得了,也不是什麼賢明之主,一個亡國之君要那麼好的待遇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