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學後,在軍訓開始的前一天,曾經開過一次簡單的班會,準確來說是一場見面會,班主任和輔導員把自己的聯絡方式告知班裡同學,互相做自我介紹,並通知了軍訓的要求,就草草收場。唯一的實際活動就是建了“經濟學1班”的微信群。
大學裡的老師,行事風格跟高中老師截然不同!在大學裡,只要你不主動去找老師,老師極少會過問學生的事,就算你在期末考試中掛科,甚至影響了畢業,老師都不見得會有時間把你叫去談談心。絕大多數學生,只有在每學期開學的班會上能見到班主任一面,個別責任心比較強的班主任也會在學期末再開個班會,但是這種情況很少。
也不能指責班主任不負責,因為他們一般都是兼任整個專業好幾個班的班主任,幾百口子學生,又都是成年人,怎麼管?管多了管不過來不說,還有可能招致學生反感,索性隨他們去。大學老師的主要工作還是在於講課,只要能保證按時講課。盡心教育學生,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再來說說輔導員這個角色,大學裡,每個系都有幾個輔導員,同樣也不是專職管理某一個班級。而且輔導員比其他老師更加辛苦,因為他們沒有講課的資格,平日裡只能給老師打打雜,給學生解決些亂七八糟的生活問題,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比喻:操著賣白粉的心,拿著賣白菜的工資!
經濟學1班的班主任叫孫建國,四十多歲,高數講師,帶著黑色邊框近視鏡,斯斯文文,話不多說,更像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者。輔導員叫陳學斌,同樣也是一個眼鏡男,據他自己介紹,今年26歲,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言語之間,輔導員陳學斌要比班主任親切的多,跟班裡的學生承諾,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他。不管這話有多少水分,起碼從態度上來講,還是讓人生出親切感的。
在第一次班會上,班主任孫建國任命了一個臨時班長,大概是同類人看著惺惺相惜,又或者是兩個人都是“建”字輩,這個叫宋建平的臨時班長同樣是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瘦高個,除了看起來敦厚老實外,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偶爾會在班級群發幾個通知,其他時候並沒有什麼存在感。
在軍訓後假期的最後一天,臨時班長宋建平在班級微信群發了兩條通知:一是未來一週的課程安排和上課教室的位置;二是9月30日會再次召開班會,正式選舉班幹部,讓有意競選的同學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準備競選演講稿。
對於班長髮的兩條通知,大家都很感興趣,尤其是第二條,在大學當班幹部有不少好處:
首先是有利於參與評選評優,很多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的獎學金都會從班幹部中評選,而且班幹部更容易提前接受到一些政策通知,在評優上有先天的時間優勢。
第二是有利於獲得上層資源與資訊資源,因為老師們的教學科研任務繁重,班幹就容易給老師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能夠獲得老師的賞識,無形中在學習中就多了不少機會,班幹部的考試成績往往比普通同學要好。
第三是可以積累人脈,有利於為就業增加籌碼。在就業的時候可體現出一定優勢。試想一下,在你求職就業時,簡歷上寫著“有管理經驗”這一條,可以在面試中加分不少。
第四是有利於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因為學生幹部經常都要組織學校及班級的活動,從活動的籌劃至活動過程中的接待、具體事項的安排,都需要學生幹部的組織參與。沒有什麼比組織策劃活動更能鍛鍊一個人的協調能力了。
江山高中的時候幹過班長,但是他現在對班幹部競選的事沒多大興趣,自己本身已經是學生會成員了,如果再去幹班長,又忙裡又忙外,精力分散嚴重,不利於自己專心學業。他今年已經22歲,同齡人都已經面臨畢業或者就業,自己還在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