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章 發展難題

聞晴到的時候,工人們已經把19號酒窖的酒醅全部起了出來,黃水、面糟分別放一邊,酒醅雖然起了出來,但酒窖還是有濃郁的酒香,窖壁上窖泥烏黑色中透出點點玉色,這也是酒窖進一步最佳化的特點。

等汪國樟忙完酒麴車間的事情,聞晴把柳泉、王建國和他一道叫到辦公室,說:“咱們長夏特釀現在有二個系列,就是普通特釀、銀獎紀念酒,這兩個系列有分別有53度和42度兩款。

今年春節糖酒會,我比較了川酒名酒和皖酒名酒的差別,發現各個廠的酒雖然都是號稱是濃香型白酒,但香味不統一,價格也很混亂,價格高的酒味道不一定更好,我想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標準,來評價各種酒,讓酒友瞭解那種酒更好。”

王建國說:“聞姐,你是要給濃香白酒建一個標準嗎?這個可不容易。”

汪國樟說:“濃香型白酒但是香型就很亂,窖香、糟香、陳香怎麼才算是和諧?香氣是收斂好,還是爆發好?口感是強勁好,還是柔和好?這些都沒有定論。”

聞晴說:“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要研究出濃香型白酒的香味和口感,說實話,現在我們釀出的酒香味和口感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希望咱們能夠把香型、口感、酒體全部透過工藝穩定下來。”

汪國樟說:“香味、口感一部分是釀造過程形成的,一部分是勾調過程造就的,以後我們多總結。”

聽了聞晴的話,王建國也很有感觸,他釀酒十餘年,對釀酒的工藝流程太熟悉了,但說到怎麼突出其中的某種風格卻是力有不逮,以後還是要多嘗試總結。

三人達成一致,他們自己來建一個濃香酒的評價標準,積極應對下一次名優白酒評比。

長夏酒業已經建立了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聞晴把長夏酒廠的日常管理大部分交給了柳泉和王建國,自己主要抓飼料廠的管理。

對於飼料廠,聞晴很矛盾,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單靠飼料本身很難在行業立足,現在有糧食公司支援,飼料廠的經營比較順利,但面對未來的挑戰,聞晴還是心裡沒底。

她對徐勝利提出的採取訂單式養豬帶動飼料銷售的模式沒有信心,又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可以把飼料廠與養豬戶捆綁在一起,心裡非常忐忑。

她找來徐勝利和鄭曉強,把自己的顧慮告訴兩人,鄭曉強說:“師傅,我覺得可以引入保險公司。”

前幾天,他去村子裡進行技術指導時遇到農業辦的人帶著保險公司正在宣傳農業保險,說什麼只要買了保險,不管是冰雹、霜凍、還是病蟲害導致的減產,保險公司都會按照最低產量進行賠付,他覺得這個方法可以用在養豬上。

聞晴聽他這麼說,問道:“保險費貴不貴?”

鄭曉強說:“每畝地只交2元。”一個農戶大約有十畝到二十畝地,每年大約交20元到40元,也不便宜。

一畝地小麥收入大約是200元,保險公司只保100元,費率大概是2。

聞晴讓徐勝利去農業辦問問,生豬可不可以保險?養豬主要擔心豬瘟,如果能保險,飼料廠的生豬訂單又多了一層保障。

今年的物價漲得比較快,去年高粱才015元一斤,今年已經02元一斤了,聞晴與徐勝利商量,如果經銷商願意現在簽訂協議並且預付部分貨款,他們可以按照現在的價格發貨,之後就只能按照原材料漲幅調整價格。

徐勝利也很愁,實際上按照這種方法籤協議,最終糧食上漲的因素需要飼料廠消化,勢必影響飼料廠的利潤。

此外,聞晴也給鄭曉強安排,將鎮政府引入合作,如果附近村民願意與飼料廠簽訂生豬購銷合同,那麼飼料廠包圓了豬崽和養豬所需的精飼料,平時的青飼料還是由養豬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