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280

的事宜。

康熙二十年六月中,康熙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南巡。

因為越往南邊越熱的緣故,所以這一路行程並不著急,康熙打算九月再上海船了,故而之前這兩個半月,基本上就等於是體察民情(遊山玩水)了。

今年是難得風調雨順的一年,一路過來並沒有遇到什麼受災的地方,也叫康熙甚是滿意,覺得老天爺是在獎賞他平定三藩抗擊鄂羅斯的功績。

御駕在山東曲阜停留了數日,康熙帶著胤礽親自探望了幾位大儒,交談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亦是收穫良多。

胤礽終於開始接觸到一些民間的思想流派,不摻雜政治權衡的思想更加灑脫奔放,有弊端亦有值得細思學習之處。

待到拜過孔廟,上過泰山,實現了自己曾經許諾過要拜祭四方的誓言之一後,康熙便令御駕繼續前行,直奔江寧。

江寧府,既後世的南京,是清代統轄江南省江西省的兩江總督署駐地,總管兩江財稅、軍政等大權之所在,是大清的財賦重地,自是南巡的必經之所。

御駕進入江寧府後,直奔江寧織造府而去,這裡暫時被劃為行宮,御駕將會在此停留半月。

兩江總督于成龍率江寧府諸多官員前來接駕,因為康熙提前傳旨不許他們出城相迎的緣故,所以他們都等在江寧織造府門外。

今年年初的時候,胤礽曾經在乾清宮中見過於成龍一次,對這位已年過花甲的依舊一身清正的大臣印象深刻。

當時康熙賜給於成龍那匹御馬,還是他親手選的,就如同于成龍本人一般,雖外表並不光鮮,但卻是耐力十足,是一匹難得的千里良駒。

此時再見,于成龍雖然已經官拜兩江總督,乃是大清最富庶之地的封疆大吏,卻依舊是一身樸素,一臉溫和,看不出絲毫的架子,更不見一絲諂媚。

行禮過後,康熙親手扶起了于成龍,連道辛苦。

大清官員眾多,如於成龍這般一心為民的能吏卻不多,康熙自是對他十分倚重,即便他是漢人,依舊放心將兩江省託付給他。

而於成龍也並未讓康熙失望,自到任以來將兩江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不過數月,便已經頗有建樹。

跟在胤礽身邊的康親王傑書卻是撇了撇嘴,低聲對胤礽道:“太子,您別看這老東西一副親善模樣,其實最有心計,根本不是善茬!”

胤礽從未覺得於成龍是老實本分之人,那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有能力執政一方呢?

但心計歸心計,秉性歸秉性,只要他一心為民,又不曾逾越律法,用些非常手段並不算什麼問題,反而說明他思維靈活,不拘泥古板。

不過傑書為什麼會對於成龍這麼大意見,胤礽卻是頗為好奇。

畢竟這兩位並沒有什麼利益糾葛,怎麼就看不順眼了呢?

胤礽悄聲詢問,傑書便將當年他在福建平亂的時候跟于成龍對上的事講給胤礽聽。

那時于成龍任福建按察使,而傑書剛率軍入駐福建,正是要立威穩定民心之時,便下令將獄中關押的犯海禁與臺灣通商之人全部斬首示眾。

當時福建的其他官員包括福建總督姚啟聖都不曾提出異議,唯有于成龍不怕死的堵在他的行營門口,直言犯海禁者多平民,皆為生存,罪不至死,非得叫他饒了那些人不可。

傑書自是不肯,但偏偏他又知道于成龍此人是在康熙面前掛過號的,不能輕易處置,故而二人僵持數日,于成龍甚至乾脆就在他行營裡住下了,非得勸服他不可。

最終他實在是犟不過於成龍,只能答應跟于成龍一起去看看那些犯海禁之人,沒想到果真如於成龍所說,大半都是些婦孺孩童,很多都是下面官員以海禁之名株連而來,全都判了死刑。

傑書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