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也正是這麼想的,於是等胤礽病好了之後,就等來了六月開始正式讀書的通知以及他的四個小伴讀——
張廷玉、赫舍裡察岱、佟佳隆科多以及康親王的第四子,愛新覺羅巴爾圖。
張廷玉是張英的兒子,在現代,他的大名可是比他阿瑪要響亮得多,三朝元老,文臣封爵,是唯一配享太廟的漢人。
隆科多是佟國維的兒子,佟佳貴妃的親弟弟,將來不但會承襲一等公,還是九子奪嫡中的關鍵人物。
察岱是常泰的嫡長子,雖然胤礽對他沒什麼印象,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察岱將來也會承襲一等公。
至於巴爾圖,既然康親王府將他送進宮,那他必然就是下一任的康親王,是實打實的鐵帽子親王。
四個伴讀,一個鐵帽子王,兩個一等公,還有一個位極人臣的宰輔,當真是無二的頂配。
胤礽表示,壓力山大。
即便他多了二十年的記憶,他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這些未來大佬們一起上學,怎麼可能會沒壓力呢?
對此,胤褆表示不屑。
“不過都是奴才,你只管讀你的書,他們自己知道該怎麼辦。”
被挑中做伴讀的孩子家裡肯定都教導過的,不可能敢故意出頭叫太子難堪。
胤礽嘆了口氣:“哥啊,咱們自己讀書不行也就算了,還要叫讀書好的為了咱們裝傻,你不覺得更臊得慌嗎?”
他們是進宮讀書的,又不是來演戲的,整日裡為了叫他高興裝痴賣傻的,有什麼意思?
不就是跟幾個學霸一起讀書麼,他又不是沒經歷過,不算什麼!
於是,在四個小伴讀進宮的第一天,胤礽就很認真的告訴他們,別裝,太累,該咋樣就咋樣。
胤礽本以為他這麼說是在解放學霸,卻怎麼也沒想到,未來的親王、一等公之流,在年少的時候,可能也只是個熊孩子。
太子出閣讀書的第一天,是康熙親自領著胤礽去的上書房。
為了讓阿哥們以後讀書方便,康熙將上書房挪到了南三所後面的明間,從乾清宮過去便遠了些。
不過胤礽如今年紀還小,又是個貪睡不肯早起的,康熙便將胤礽的上課時間挪到了辰時,這樣早上起來也就不著急了,可以慢慢的去。
這讓卯時就要開始讀書的胤褆嫉妒不已,忍不住從南三所跑回延禧宮向惠嬪抱怨,巴望著惠嬪能去找康熙哭一哭,給他也爭取一下應有的權益。
原本因為兒子搬出去住正難受的惠嬪聽罷之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胤褆說道:“如今你搬出去自個兒住了,便是大人了,額娘就算是心疼你,也不能再去為你說這些,那會讓你汗阿瑪覺得你長不大,說不定還叫你搬回來住。”
胤褆聽完惠嬪的“恐嚇”後大驚,連滾帶爬的跑了,還不忘叮囑一句:“額娘,您千萬別去找汗阿瑪,最好再也別去見他!”
惠嬪:……
惠嬪突然覺得,兒子搬出去住也挺好的。
至少好打發了,不會被他一直坑了!
再說康熙親自送了胤礽去了上書房,帶著他見過幾位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