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什麼是最難的修行?

在遠離塵囂的深山中,有一座古老的禪院,禪院四周被蒼翠的竹林環繞,晨鐘暮鼓間,總透著一種超然物外的寧靜。這裡住著一位名叫慧明的禪師,他深諳佛法,智慧如海,一生致力於修行和傳播禪學。

一日,山間霧氣繚繞,慧明禪師正於竹林間打坐,閉目凝神,感受著大自然的呼吸。

一名年輕僧人,名叫智遠,悄悄來到禪師身邊,見慧明禪師下座之際,問道:“師父,學生有一事未明,想請教師父,若有人辱我、謗我,我該如何是好?”

慧明禪師緩緩睜開眼睛,那雙眼眸深邃如海,彷彿能洞察一切。他微微一笑,指了指旁邊的石凳,示意智遠坐下。

“智遠,你可知何為忍?”慧明禪師的聲音平靜而深沉。

智遠搖頭,臉上寫滿了疑惑。

慧明禪師輕輕嘆了口氣,說道:

“忍,是人生中最難修的。

俗話說:‘忍字高來忍字高,忍字頭上一把刀。’《入菩薩行論》中也說:‘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所有的罪惡中,沒有一個像嗔心那麼可怕的;所有的苦行中,沒有一個像安忍那樣難行的。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苦行,如外道有絕食等無意義苦行,但比較而言,這些苦都算不得什麼,只是身體受些磨難罷了。

最難行持的苦行是什麼?

就是當我們面對無緣無故的羞辱、無中生有的誹謗,

或有人以百般手段來折磨自己,這時候還能忍得下來。

但即便困難,我們也要依靠眾多道理,千方百計地努力修安忍。”

慧明禪師又站起身來,指著遠處的一座山峰說:

“你看那山,高聳入雲,不畏風霜雨雪,始終屹立不倒。它之所以能如此,便是因為它懂得‘忍’的道理。無論風吹雨打,它都默默承受,從不抱怨。”

智遠抬頭望去,只見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堅韌與沉穩。

“再來看這竹林,”慧明禪師又指了指周圍的竹林,

“竹子雖空,卻能虛心受教,無論風吹雨打,它都能隨風搖曳,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姿態。這也是‘忍’的智慧。”

智遠聽得入神,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智遠,你可知‘忍’字之上為何有一把刀?”慧明禪師突然問道。

智遠搖了搖頭。

“因為‘忍’是一種磨礪,一種考驗。它像一把刀,割去我們心中的嗔怒、貪婪和愚痴。只有經過這樣的磨礪,我們的心靈才能變得更加純淨、更加堅強。”

慧明禪師的聲音中充滿了智慧與慈悲。

智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心中仍有疑惑:“師父,若有人無緣無故地羞辱我、誹謗我,我又該如何是好?”

慧明禪師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把扇子,輕輕一揮,只見一陣清風吹過,竹林中的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什麼。

“智遠,你看這風,”慧明禪師指著竹林中的風說,“它無形無相,卻能吹動萬物。當風吹過竹林時,竹葉雖動,但竹幹卻始終如一。這便是‘忍’的力量。面對羞辱和誹謗時,我們只需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定,就像這竹幹一樣,不為外物所動。”

智遠聞言,心中豁然開朗。他站起身來,向慧明禪師深深一鞠躬:“多謝師父指點迷津!”

慧明禪師微笑著點了點頭,目送智遠離去。

智遠回到禪房後,仔細回味著慧明禪師的話。

他開始嘗試用“忍”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每當有人羞辱他、誹謗他時,他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定,不為所動。漸漸地,他發現自己變得更加豁達、更加堅強了。

時間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