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鄉縣的原野上,數十萬晉、魏大軍在此處相互對峙,氣氛異常凝重。
李繼義騎在戰馬之上,身姿挺拔,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面龐上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而對面的李國忠,端坐在御駕之上,儘管身姿依舊威武,可歲月的痕跡卻悄然爬上了他的臉龐,老邁之感難以掩飾。
曾經的雄心壯志雖未完全磨滅,但在這漫長的爭鬥歲月裡,也漸漸染上了滄桑的色彩。
望著對面嚴陣以待的晉軍,李國忠率先發難,派出兩萬步兵前去邀戰,試圖以這凌厲的攻勢,在氣勢上先聲奪人。
晉軍將領們見狀,紛紛請戰,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戰意。
史敬思抱拳而立,聲若洪鐘般喊道:“王上,末將請求出戰,末將定將這群魏軍殺得屁滾尿流!”
李繼義輕輕搖了搖頭,目光深邃而神秘。
他轉頭看向靖瀾軍都尉趙寧,“趙寧,此戰由你率軍出擊。”
趙寧抱拳領命,信誓旦旦地表示:“王上放心,末將定殺得魏軍人仰馬翻,不負大王所託!”
李繼義卻再次搖頭,淡淡的說道:“只許敗不許勝,且要敗得自然。”
“這誒!末將遵命!”
趙寧心中雖有不甘,卻只能點頭領命,率軍出戰。
“咚!咚!咚咚咚~”
戰鼓擂響,如雷鳴般震撼著大地。
趙寧率領著兩萬晉軍步兵衝向魏軍,雙方瞬間碰撞在一起,廝殺聲、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成一片,彷彿人間煉獄。
起初,兩軍戰力不相上下,殺得難解難分,戰場上硝煙瀰漫,血肉橫飛。
但漸漸地,晉軍開始露出敗象,士兵們的腳步有些踉蹌,防線也出現了些許鬆動。
就在這時,李繼義恰到好處地鳴金收兵。
魏軍見狀,乘勝追擊,一直追出三百步,李國忠才下令收兵。
望著晉軍敗退的身影,李國忠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輕蔑地說道:“晉軍也不過如此,李繼義小兒,竟敢與朕對抗,簡直是以卵擊石,註定敗亡!”
然而,知政院院使鄧淵卻在一旁提醒道:“陛下,晉軍步兵本就不強,其強處在於騎兵,還需多加當心。”
李國忠聽後,心中不悅,反問鄧淵:“我大魏的步兵都能夠戰勝晉軍,騎兵又豈會不行?”
說罷,轉身而去,下令全軍安營紮寨。
望著離去的李國忠,鄧淵嘆息一聲,“陛下變了。”
自從歇馬鎮之戰,李國忠就有些懈怠朝政了,等到李國昌病逝的訊息傳來,更是變得自負起來。
他看著得勝而歸的魏軍,內心卻並沒有喜悅之情。
此時,他多希望剛剛的對戰,是晉軍勝,魏軍敗。
這樣,李國忠也許就會對晉軍心生警惕。
他轉頭望向對面的晉軍,總有一股不舒服的感覺傳來。
夜幕降臨,晉軍營帳內。
眾將圍坐在一起,面上有不解之色。
史敬思忍不住問道:“王上,今日之戰,為何要故意戰敗?”
李繼義緩緩起身,微微一笑,“此乃孤的驕兵之計。李國忠素來看不起孤,今日一戰,定會變得更加自負輕敵,這就是孤要的結果。不僅今日我軍要敗,接下來的交戰中,我軍也要敗多勝少。”
眾人恍然大悟,“王上聖明!”
而魏軍營地,李國忠大宴將士,沉醉於白天勝利之中。
鄧淵憂心忡忡,他總覺得晉軍潰敗得有些蹊蹺。
此後的日子裡,柏鄉這片土地上戰火不斷。
第一天,魏軍邀戰,晉軍出戰,敗;第三天晉軍邀戰,魏軍出戰,晉軍依舊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