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齊安寧的開始,也是繁榮昌盛的開始。
在幾位激動的老大人之中,付鼎臣算是最能自制的一位。
他從景帝跟劉相的對話中弄明白了是誰將這幾本書送進來的,於是看著胡績,向他問道:“院長說這是天閣贈書,那不知除了這幾本農書之外,可還有其他?”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胡績。
天閣送的這幾本農書價值已經不可估量,但那樣的仙門來一趟,總不會只送了幾本農書吧?
迎著眾人隱隱期待的目光,胡績嘴角上揚。
而先前從他口中已經聽到了答案的景帝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期待著自己的幾位內閣大臣聽到答案之後的反應。
胡績道:“不止,實際上天閣一共送來了幾十車的書,數量不下上千冊。我只是帶了這幾冊農書進來,剩下的還在分類清點。”
這話一出,位高權重的幾位宰輔大人差點沒能控制住表情:“你說多少?”
……
……
這一夜,御書房的燈徹夜長明,幾位內閣大臣沒有回去,與帝王一起拉著胡績一夜長談。
而天剛亮的時候,就有御林軍離開了皇城前往書院,嚴密地護送了更多清點完畢的書籍進宮。
翌日朝堂,天閣贈書的訊息一展露在朝中官員面前,頓時令朝野上下沸騰了起來。
朝堂諸公,三省六部,無論是翰林的清貴文臣還是領兵打仗的武將,在得知天閣贈予的書卷裡涵蓋了哪些方面——尤其是已經經過初步驗證,知曉可行的農書,全都激動得難以復加。
每一個在朝為官者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紀東流希望天下再無水患,裴雲升則希望天下再無冤案。
而除去這種個人的偏好,朝堂共同的願望就是想在自己手中開啟盛世太平,希望能夠推出更多於民生有用的利器。
風雨飄搖的十數年間,這個目標彷彿離他們越來越遠,可當這些書籍被送到他們面前的時候,這條路彷彿一下子就近了。
從來沒有一個時刻像現在這樣,讓所有人都感覺自己的雙腳踏實地站在了地上,只要向前就能實現心中所想。
這當中最驚喜的當屬司農寺,他們從年前開始就一直在忙著育種,忙著改良農具,改良耕作方式,得到這些農書可以說是瞌睡送枕頭。
他們遇到的許多問題,竟然都能從其中找到解決之法,就像有人在他們之前先將這條路都踏過了一遍一樣。
要從其中找出最顯著的一項,那就是肥料。
麒麟先生所著的農書當中,提到過高效的肥料施用方法,然而並沒有記錄詳細的方子。
司農寺原本是按著原書自己摸索,可得到這幾本農書之後,他們就立刻在其中找到了製作方法。
陳松意默寫出來的那本書到底是來自十幾年後的版本,現在沒有的東西終於被補上了。
寶藏在手,如何取用就成了下一個問題。
“天閣贈書珍貴,需要多復刻複本。”
“書院要留,宮內要留,國子監要留,三省六部也要留。”
“等到政令推行之後,下屬的各層官邸也要有,只憑現在的印刷術是不行的。”
朝堂諸公這便發現了要推行改革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然後,橫渠書院清點出來的書籍名錄就給他們提供瞭解決之道——改進造紙印刷術。
天閣贈書的內容包羅永珍,其中就有造紙印刷術的改進之法,改進後的造紙印刷術會大大提升造紙印刷效率,並且降低書籍印刷的成本,一時間要驗證改進方法就成了當前最要緊的一件事。
景帝直接讓皇家書局來接手此事,這並非擔心民間得到改進之法會分去這方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