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兵仗局與安民廠(一)

九月初五下午,內閣擬的徵召旨意剛被批准。郭可陽便召來高起潛下令將魏忠賢手下“五虎”工部尚書吳淳夫、太常少卿田吉、太常卿倪文煥、左副都御史李夔龍,“十孩兒”左僉都御史李魯生、御史李蕃、御史石三畏等盡皆逮拿。

另外尤其強調了吏部尚書周應秋,這廝賣官鬻爵被人稱為週日萬,就是一日入賬一萬白銀的意思。要高起潛告知陸澄原、史躬盛二人對這廝要細細抄家。

至於已致仕不在京的如東閣大學士顧秉謙、建極殿大學士魏廣微、東閣大學士馮銓等皆派御史及錦衣衛前去逮拿抄家。

所有文官中逆黨皆等袁可立回朝審理定罪。

下午郭可陽帶著王承恩來到紫禁城外西北角的兵仗局。兵仗局掌印太監王德章拜見皇帝時手腳都有些發顫,這位皇爺一登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逮拿了權傾天下的魏公公,現在突然出現在兵仗局裡不知道要做什麼。王德章自忖,自己和魏忠賢也沒什麼往來啊。

“你便是兵仗局掌印太監?”

“回陛下,奴婢王德章現忝居兵仗局掌印一職。”

“去找人把兵仗局裡的火銃,全都挑精良可用的每樣取三件拿來,朕要看看。”

“奴婢遵旨。”

不一會兵仗局大堂裡便擺了五張長桌,桌子上擺滿了十餘種火銃。郭可陽一一拿起檢視,王德章在旁邊介紹,有鳥銃、三眼銃、迅雷銃、魯密銃、掣電銃等。

三眼銃很像郭可陽小時候見到的農村婚喪嫁娶時放的響炮。這玩意就是三根一尺長的鐵管箍合在一起後面再插根木棍,底部有點火孔。因為槍管多且短,打出去的彈丸散佈很大,射程也短。

最大的毛病是在戰場上基本只能放一次,而後變當做棒槌用了。對於這種肯定要淘汰的火器,郭可陽碰都沒碰。

掣電銃則是仿照佛朗機炮的原理,再槍管裡後裝提前裝填好的子槍管,用引線發射。創意很好,很像後世的子彈原理。可是也是沒啥卵用,這個時代的工藝根本解決不了氣密性問題,射程可想而知,而且點火也不方便。

郭可陽重點檢視了鳥銃和魯密銃。

鳥銃的主要特點是槍管細長銃管長度普遍在1米左右,加上木質銃託後長度在1.5米左右。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這點已和後世步槍很像,只是沒有表尺。

令郭可陽不適應的是後面的彎形銃託,自扳機到銃託底端估計也就10公分多點,就是個握把而已。這樣發射者在射擊時就無法用槍托抵住肩膀,從而無法控制槍身的穩定性。

最大的是魯密銃,聽王德章介紹光銃管就有四尺五寸(近1.4米長),全銃長六尺(約1.9米),重約七斤五兩,也是威力最大的火銃,用彈重3錢,藥重4錢。

郭可陽拿起來一把魯密銃在自己身邊一豎,比自己高了大半頭。心想這玩意在戰場上使用肯定極不方便。自己就是步兵出身太瞭解步槍了。這個時代東西方對槍械都陷入一種誤區,就是認為槍管越長打得越準。其根源還是對於彈道學的不瞭解。

魯密銃銃身太長,首先就是據槍射擊時槍容易晃動,專業的說法叫做槍身穩定性差,不利於射擊精度。其次過長的槍身導致裝填困難,單兵之間還必須空出較大的距離,用以斜放槍支進行裝填,因此火銃兵便無法排出緊密的佇列,最終造成火力密度不夠。

“這些火銃都是在哪裡製造的?”看完桌子上的各種火銃後郭可陽問王德章。

“回陛下,在王恭廠。”

王恭廠?那個天啟年間大爆炸的王恭廠?“王恭廠不是炸燬了嗎?現在還能生產火銃?”

“回陛下,王恭廠在天啟六年五月意外炸燬後,已不再生產軍器。朝廷另擇了吉地,遷廠於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