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七日一早,陸澄原、史躬盛及林正持令牌入武英殿面聖,彙報魏逆黨羽抄家情況。
郭可陽給陸澄原、史躬盛二人也賜予了令牌和密摺木匣,並且是當著林正的面賜給二人的,這裡面也有讓三人互相監督的意思。三人皆是人精怎麼看不明白,況且他們現在負責的魏逆黨羽抄家一事極為敏感。
陸澄原、史躬盛得賜令牌和密摺木匣時,內心是極為震驚的。想不到新皇帝年紀輕輕,居然心機如此深沉。有此令牌和密摺木匣制度,皇帝不費一錢,不多用一人,對外界的瞭解還要超過東廠和錦衣衛的窺探。
二人心中不禁慶幸,還好他們在抄家過程中恪盡職守,未曾貪拿過一分銀子。皇帝對他們的行事定然是一清二楚,否則抄完了魏逆一黨就該抄他倆的家了。
皇帝來到武英殿後,陸澄原做為欽差正使,主動上前奏事:“啟奏陛下,臣等奉旨對在京魏逆一黨抄家,現已查抄完畢,向陛下復旨。”
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郭可陽有些緊張,問道:“總共查抄出多少銀兩?”
“總共查抄出銀票、金銀、銅錢等物摺合白銀六百八十三萬餘兩,其他如田產、房屋、商鋪、古玩字畫、珠寶玉器、人參、綢緞、皮張等根據市價折算約合白銀三百七十一萬餘兩。各家查抄所得及明細,臣等均已寫在奏本及清冊中,現呈給陛下。”
說完,陸澄原呈上來一冊奏本和三大本厚厚的抄家詳細清冊。
好嘛,兩項加在一起約有一千零五十多萬兩。這下國庫可算充裕了。只不過除金銀之外的雜項還需要變賣才能換成白銀。
郭可陽開啟奏本瀏覽了一下前面的總目。
魏忠賢抄家得銀二百六十四萬餘兩;
塗文輔抄家得銀三十六萬餘兩;
王體乾抄家得銀三十一萬餘兩;
李永貞抄家得銀六十二萬餘兩;
崔呈秀抄家得銀十九萬餘兩;
周應秋抄家得銀九十二萬餘兩;
魏良卿抄家得銀二十一萬餘兩;
客氏及其子侯國興抄家得銀三十一萬餘兩;
豐城侯李承祚抄家得銀五十三萬兩;
田爾耕一十八萬餘兩......
好嘛,李永貞這廝監督三大殿工程,還曾負責修建信王邸,又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管工程的果然是肥差。抄家所得在太監裡面,除了魏忠賢,便數他最多。
這個周應秋居然貪了九十二萬餘兩,這廝做吏部尚書期間不知道賣了多少官。
而花錢買官者又豈會認真做事,估計除了挖空心思撈回來本錢,就沒有其他心思。而這些官員在位一天,最終的負擔一定是加到了老百姓身上。
想到此處,郭可陽抬頭對三人道:“周應秋這廝做為吏部尚書,貪汙受賄如此之多,不知道賣了多少官。吏治是國家的根本,周應秋這廝為一己之貪,乃是在毀我大明的根基。其惡不在魏忠賢之下!”
“陸澄原、史躬盛、林正聽旨。”郭可陽大聲道。三人聽到後連忙跪下。
“汝三人恪盡職守、盡心王事,於國有功。特擢升陸澄原為左副都御使、史躬盛為右副都御使、林正為錦衣衛指揮使。欽此。”
“臣等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承恩,以上任命即刻去向內閣傳旨。還有,將原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楊所修轉任為太常寺卿。”王承恩聽後連忙去傳旨。
郭可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你三人立下大功,朕也不吝於財帛賞賜。方正化,著內承運庫賞賜陸澄原、史躬盛、林正三人白銀各八千兩,綢緞各二百匹。另外東廠提督高起潛亦有大功,賞白銀一萬兩、綢緞三百匹。王承恩、方正化各賞白銀六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