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章 懲戒大會(一)

五天後,皇極門,早朝。

皇帝自新年之後就沒有舉辦過朝會,昨日不但通知鴻臚寺要在今日舉辦朝會,而且還是大朝會,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全部都要參加。

文武百官天未亮便早早地在午門前集合完畢,而後在鴻臚寺官員引導下到皇極門候著。

在午門等候期間,有一隊人引起了百官的注意,並且私下裡對他們指指點點,悄悄議論。

這群人便是近衛師連以上軍官隊伍。

近衛師連級軍官為七品武職,他們是被皇帝特許今天來參加大朝會的,名曰“觀政兼護衛”。

至於其他京營部隊,則只有各營將官才能過來參加。

這也是郭可陽想讓自己的這些嫡系多見見世面,以備來日之需。

這些近衛師軍官有將近二十人,在盧象升、孫傳庭帶領下,於眾官隊伍之後排成小正陣,按照軍姿站的筆直。完全無視其他官員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

一輪紅日初升,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是個好天氣。

皇帝來到皇極門御座處坐定,百官三跪九叩山呼萬歲。

眾卿平身之後按位站班,卻聽皇帝在御座上問道:“鴻臚寺卿何在?”

一個白鬚老者出班道:“臣鴻臚寺卿魏持衡,在。”

“魏持衡,朕要調整一下今天御門聽政的佈置。”

“命文武兩班四品以上官員,全部上到皇極門門廳之中,站於朕的兩側。其他四品以下官員全都向朕靠攏,站到丹墀之下。”

“總之,朕要今天到場的所有官員,全都儘量離朕近一些,都能聽到朕說話。由你來調整位置。”

“臣遵旨。”

主持朝會禮儀、維持隊形和秩序本就是鴻臚寺的職責。皇帝今天的安排雖不合常規,但是鴻臚寺卿魏持衡猜測,皇帝這是有話要讓今天到場的所有官員都聽到。聖上要訓話,自己哪有不配合的道理。

大明天子舉行常朝朝會,基本上都是在皇極門舉行。

嘉靖之前稱為奉天門,嘉靖之後改名為皇極門。

皆因紫禁城三大殿的名稱變遷所致。明初至嘉靖朝,三大殿依次名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朝之後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等到滿清入關後,又被改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門名隨殿名而變,所以皇極門就是後世故宮裡的太和門。穿過皇極門,有一個巨大的廣場,然後便是紫禁城中最為壯麗的皇極殿。

受後世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皇帝早朝都是在高大的金鑾殿(皇極殿\/太和殿)裡舉行,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

皇極殿或太和殿只有在元旦或皇帝即位、接見外國使節,等重大活動中才使用。

有明一代,皇帝早朝都是在奉天門\/皇極門舉行,史稱“御門聽政”。

滿清康熙帝之後,御門聽政改為乾清宮前面的乾清門,佈置上和皇極門聽政基本一樣。

早朝時,皇帝坐在皇極門的門廳裡,四品(含)以上文武官員分為東西兩班站于丹墀之下,若是大朝會,七品以上都參加,則七品以上官員站在四品官員佇列的外圍兩側、或者後方遠處。

注意,御門聽政,皇帝是坐在門廳裡,大臣們都是站在皇極門前的廣場上,而不是像影視劇那樣在大殿屋子裡。

之所以將這樣一個處理朝廷政務的重大活動,選在廣場上露天舉行,是因為古人的世界觀相信“天人感應”。

皇帝為天子,上承天命治理天下,與百官商量政事要讓上天看到、知道,並以此方式將政務傳達上天,體現皇帝之勤政愛民。

但是朝會這種形式由於參加人數眾多,實在是無法商量政務解決具體問題。因為參加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