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汐回到房間關上門,想到現在有空間有存款。3千多萬,就算一年用100萬,也可以生活幾十年。這會精神滿滿也睡不著,又進入空間開始買買買。
選了幾本圖文並茂的醫書,這個時代多學習學習,草藥和中醫也不錯,有些小病小災的,自學自治就可以。還選了5本歷史上,名垂青史的4位名醫著作。
距離山泉村最近的鎮,叫青峰鎮有20里路。來回純靠兩條腿,天還漆黑一片,月亮還掛在空中,顧汐就被陳大陳二叫起來。三人收拾一番,顧汐帶上家裡,僅有的一兩銀子和十幾個銅板,揹著空揹簍,藉著月光向青峰鎮上出發。
看到陳大和陳二,各揹著一大捆柴,顧汐連忙讓陳大陳二把柴放下,留著自己家燒。這麼遠的距離,2捆柴背到青峰鎮,最多也就賣4文錢,人工成本都回不來,自己兒子自己心疼呀!
整整走了一個時辰,太陽也緩緩升起來,走的後背衣服都汗溼了。青峰鎮不大就五條街,是方圓百里範圍,唯一的集市,所有百姓買賣,都來到青峰鎮交易,高低不平又狹窄的街道上,還是擠了不少人。
每條街道都不長,顧汐帶著兒子隨意逛著,其實也是在瞭解,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物價。道路旁,有饅頭店鋪散發著熱氣,饅頭不像現代雪白雪白的,外表看起來暗黃黃的,不過還是有很濃郁的麥子香味。
顧汐走上前詢問“老闆娘,這個饅頭多少錢?”
店主是一位開朗的婦人,笑著回答“2文錢一個饅頭,你需要幾個饅頭,我給你裝起來。”
“來6個吧!”遞給老闆娘12個銅板。
陳大還推拒說:“不餓,留著帶回去,給弟弟妹妹吃。陳二嚥著口水,看著饅頭也不說話。”
“沒事,都吃吧!等回去給他們做好吃的。”一人給分了2個饅頭,然後邊走邊啃饅頭。原主好久沒有吃正經食物,熱乎乎的饅頭,一口爵下去還挺香。
老話真沒錯,人是鐵、飯是鋼。不吃碳水,走路都是軟飄飄的。吃完2個饅頭,街也逛的差不多。也大概瞭解青峰鎮的生活水平。
這裡的百姓,大多種植的都是麥子、粟米、蕎麥。所以百姓大多食用麵食。大米也是有的,就是很貴,有錢人家才能吃的起。蔬菜種類也非常少,大多是野菜,水果更是少見。
幾條街道走下來,看到的物品種類太少。大多是山貨,或者是百姓自己做的手工,沒有看到量產的東西。總之整體的生活水平,比顧汐想象的還低。
打聽到鎮上只有一家醫館,帶著倆兒子往醫館方向走。醫館所在的街道,人流明顯少些,順著中藥散發的特殊藥味,尋到醫館的具體位置。
陳大來青峰鎮請過大夫,所以知道這是醫館,連忙關切的問道:“娘,你是身體又不舒服了嗎?”
“娘沒事的,就是來看看。”顧汐走進醫館,只有一個抓藥的夥計,一個大夫在坐診。等前面倆人看完後,顧汐走上前,把手伸過去給大夫把脈。
大夫把完脈,提筆邊開藥方邊說:“面色蒼白、氣息微弱、體倦嗜臥、身體過度勞累,導致的頭暈乏力,加上多次生產,對身體損傷巨大,如果再不及時調養,有礙壽命。”
大夫看著婦人身上衣服乾淨,卻有數個補丁,想來也是吃不起,太過珍貴的補藥。於是開出平替的藥材方子。先按照這個藥方吃,有好轉再來抓藥。
陳大陳二聽到大夫說的話,更加心疼娘,以後一定要好好照顧娘。陳大接過藥方,就去找夥計抓藥。
顧汐看著大夫身邊,這會也沒有其他病人,詢問大夫:“大夫,人參你醫館收不收?”
好傢伙,剛剛還想著婦人,應該沒有銀子吃好藥,轉頭就問他收不收人參,打臉來的太快。
“需要先看下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