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飯的時候,跟公公陳虎聊到,要請村裡的老頭老太們,利用玉米皮製作編織,各樣的手工藝品,現在可以啟動開始了。
顧汐在村口的聯排房,找了一間帶火炕的空屋,老人們在屋子裡幹活,手腳都是暖呼呼的。
把之前攢的玉米葉子,全部搬到這裡加工,是編籃子,是做草鞋,是搓繩子都可以,老人們根據自己的手藝,自由發揮創作。
反正賣出去的銀子,扣除極少的成本後,是五五分賬的。
一大早,陳虎沒去養殖場,屁顛屁顛的去村裡顯擺,先去陳大爺家,又去七嫂子家,老頭老太們聽到訊息後,興奮的帶著小板凳,往村口的聯排房走去。
手工編織的老人們,第一天來一直編織到天黑,也不願意回家,因為這裡太舒服了,房間暖和乾燥又寬敞,一間高大的磚瓦房,炕上,地上分散坐著二十人,大家幹活也不覺得擁擠。
不像在自己家裡,是溼冷溼冷的,坐著不動只要一會功夫,手腳就冷的不停使喚。有好幾家老人,還是孩子來叫他們,才捨得停下來回家的。
第二天顧汐來手工藝坊,想看看大家做好的成品怎麼樣?驚喜的發現,村裡的老人們,憑藉精湛的手藝,以及生活的經驗,編織出來的產品,要比顧汐想象的還要好。
米白的玉米葉子,編製成各種小動物,立體又生動。一雙雙結實平整的鞋子,一看就比普通草鞋好數倍。還有帶把手的小禮籃,大小不一的筐子,還有蓬鬆帶點回彈的坐墊。
顧汐檢查大家的成果,心裡是非常的滿意。當即就決定明天,先拿一部分成品去青峰鎮試試水。
“荷葉,你去我大伯哥家,看看小四小五從鎮上回來沒?如果回來了讓他們來這一趟。”
“是,夫人”
自從去青峰鎮做小買賣,大嫂家的四郎和五郎,練就了一張好嘴皮。人還沒進屋聲先到,小嘴跟抹了蜜一樣,喊她這個二嬸,比喊自家親孃還要甜。
“你倆來了呀!二嬸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明天開始在你們擺攤的地方,加個位置擺放這些產品,賣出去後二嬸給你們提成。”
“二嬸,不用給我們提成,有事你只管吩咐就好,我們兄弟倆能掙到銀子,都是靠著二嬸的提拔關照。”
“該怎樣還是怎樣!今年先嚐試著做,以後利潤空間大了,我就可以直接將產品,放到雜貨店鋪裡賣。
你們兄弟倆在鎮上好好幹,現在青峰鎮有很多新鋪子,將來你們有銀子了,在青峰鎮租或者買個鋪子,做個穩當的買賣,一生都會衣食無憂,將來娶媳婦都比普通人好娶。”
顧汐此時給倆個侄子的建議,他們確實做到了,兄弟倆日後都在青峰鎮紮根,守著紅火的生意鋪子,妻兒陪伴在側,過著輕鬆無憂的日子。
“半大的陽光少年,被二嬸還有村裡的老人們,用打趣的眼光看的,耳朵都紅溫了。”
四郎趕緊轉移話題,動作麻利的數算登記,每個人編織的成品數量,又跟二嬸商討產品的售價,風風火火的帶走所有成品。
本來就是無本買賣,顧汐的定價都在合理範圍,產品投入市場後反響很好,每個人編織的東西都有賣出去。
不過賣最好的是陳大爺,他編織的禮籃全部賣光,還被青峰鎮上一家糕點鋪,額外預定了倆百個。
顧汐心裡想著,點心鋪老闆有生意眼光呀!用精緻的禮籃裝著糕點,很多普通消費者,第一反應是佔到便宜了,買了糕點可以吃,還能白得一個實用好看的籃子。
實際上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不過對店家來說,能帶動生意的主意就是好主意。
陳大爺拿到應得的300文錢,高興的合不攏嘴喔!臉上笑的皺紋更深了,這可比自家兒子掙的還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