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陣猶豫……
那什麼,他已經知道自己不適合帶兵,皇上想怎麼罵就怎麼罵,別再氣厥過去就成,大軍已經在這裡耽擱了好些天,再耽擱就趕不上回京過年了。
皇帝罵起人來六親不認,連裕親王和大阿哥都被罵的抬不起頭,旁邊其他人就更不敢說話了,鄂倫岱生擒了噶爾丹正得意,來之前還想著皇帝要給他什麼賞賜,這會兒幾個人一起捱罵也不想要賞賜了,只想皇帝不要想起來他是搶了老頭子的軍令才跑出去的就行。
怕什麼來什麼,康熙罵完沒有主見的福全和不聽軍令的胤禔,緊接著就輪到了站在胤禔旁邊的鄂倫岱。
大阿哥不著痕跡的鬆了口氣,挪著腳步悄悄離鄂倫岱遠點,生怕他們家汗阿瑪想起來什麼又把火力集中到他身上,打仗真是太難了,打敗仗要捱罵,打勝仗還要捱罵,汗阿瑪真是個不好相處的皇帝。
胤禔低頭看著腳尖,被罵也沒什麼不服氣,畢竟當時那情況他都想破口大罵,打勝仗只能說明他們的火器足夠厲害,和他們的戰略戰術基本沒有關係。
要不是噶爾丹被他們的新炮給炸懵了,佈置好的“駝城”也被炸的稀巴爛,求和的時候又遇到他們家老四強硬的不答應求和,那傢伙已經收拾殘部連夜渡河逃跑了。
他和鄂倫岱都從望遠鏡裡看到噶爾丹的兵馬想要渡河,二大爺如果真的答應和談,只需要半天的時間,煮熟的鴨子就會撲騰著翅膀飛到他們找不著的地方。
現在打贏了汗阿瑪尚且氣成這樣,要是噶爾丹真的逃走,汗阿瑪還不得氣的打他們板子。
第一次出門打仗就是打敗仗,還被汗阿瑪打板子,他回去後還怎麼見人?
難道要在弟弟們來問的時候說實話嗎?
救命,那場面想想就頭皮發麻。
胤禔搓搓胳膊上的雞皮疙瘩,下意識要找挽救了他的臉面的老四,找了一圈發現他們家老四根本不在這兒,這才後知後覺想起來老四隻是跟著鄂倫岱去大營長長見識,軍中的事情和他沒有關係。
汗阿瑪真是的,老四反駁二伯不被罵,他不聽軍令就被罵,明明他們兩個乾的事情沒什麼區別,都是為了圍殲噶爾丹,憑什麼只罵他不罵老四,年紀小就有特權嗎?
唉,老大果然不好當。
康熙到底還病著,罵著罵著就開始中氣不足,福全見狀趕緊朝胤禔使了個眼色,端著茶過去保證以後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皇上病體未愈要保持身體舒暢,快快休息養好身體才是正事。
至於下一次,額,他應該沒有下一次了。
二大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讓他在京城和八旗勳貴們打機鋒他能說的對方腦袋炸開,讓他上戰場當主帥他只能儘量保證自己的腦袋不被對面的炮彈炸掉。
簡親王薩布素幾個運氣好沒輪到被罵,等到康熙擺手讓他們出去,慌里慌張趕緊轉身,生怕皇帝改變主意繼續罵,至於進來的時候想的要怎麼和皇上解釋要保守不要冒進或者是趁他病要他命,全都沒有自個兒不捱罵重要。
反正噶爾丹已經被抓了,他們再爭執也沒有意義,當然是保住自己的臉面為先。
康熙看著幾人跑的一個比一個快,喝了口茶靠在床頭,閉上眼睛眼不見心不煩,入關之後安逸太久,就算經歷了俄羅斯擾邊、三藩之亂、鄭氏之亂那麼多事情,八旗子弟也不再關外時那樣驍勇善戰。
只有強大的火器並不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最重要的還是士兵,再這麼下去,朝廷養的那些兵就真成只會吃喝的大爺了。
不行,得想辦法重新練兵。
皇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