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看太久,還會用手臂護住,
或者伸出大舌頭把冰糖葫蘆從下至上舔一遍,不信就這樣,還有人敢搶?
盆裡的三條鯽魚和兩條鱸魚,早已按照葉凡的要求處理乾淨,只等他親自下廚即可。
鯽魚和鱸魚從外形上來講,一個體長且圓滑,
另一個則是身體扁平,還是很好區分的。
它倆雖然同屬淡水魚類,但在口感上還是有著細微的差異。
鯽魚肉質稍微粗糙,口感較為緊實,
所以就需要用一些醃料和調味料去提升口感,紅燒自然就成了不二選擇。
而鱸魚的肉質細嫩,口感偏鮮甜,
就適合用清蒸的方式來保留其原滋原味。
魚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作為一種優質的食物,
除了痛風,怕卡喉嚨的人群外,
不少吃慣的海魚的人群,都覺的鯉魚和鱸魚有種土腥味。
其實這只是他們沒有做好第一步的預處理。
真正處理乾淨後,吃起來更多的是鮮味。
民間不都有種說法,叫江鮮,湖鮮嘛。
往往最常見的內臟大家都會處理乾淨,
但剖開魚肚子後,兩邊會有一層黑色膜,這也是腥味的來源之一。
這層黑膜就是腹膜髒層,保護魚類的臟器免受撞擊的。
大面積的地方處理乾淨了,像小面積的魚牙往往就被人忽視了,這東西也相當腥。
最後建議再剪掉魚鰭和領蓋。
很多人對領蓋這個詞語比較陌生。
其實領蓋就在鯽魚魚嘴的下方偏後的一個區域。
鯽魚在湖裡遊動時,經常會與水底的砂石相摩擦,
所以這一塊區域的鱗片相當硬,你上手一摸就知道。
一運動員靠近餐車櫃檯,眼睛死死盯住案板上的三條鯽魚。
“嘖嘖嘖,這鯽魚一看就新鮮,還是我們的葉先生會挑。”
“它現在雖然暫時失去了生命,但我有辦法讓它等會獲得一次新生!”
此話一出口,頓時勾起葉凡的幾分好奇心。
我剛才用刀背把魚徹底敲暈送走了,你還能有什麼方法?
難不成嘴對嘴做人工呼吸不成?
不過也不是不可能,葉凡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
一英國公園管理員透過嘴對嘴呼吸,成功救活了多條瀕臨死亡的鯉魚…
運動員見葉凡面露懷疑神色,於是拍著胸脯說道:
“等會這幾條鯽魚肯定是整條,整條的下油鍋對吧?
那做完之後,我在整條,整條的吃進肚子裡,不就相當於在我肚子裡獲得了一次新生嗎?
所以,大家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嗎?”
一瞬間,現場的氣氛凝重起來,如果眼神能殺人,這名運動員恐怕早已千瘡百孔,被人掛到城門口。
其餘運動員們齊聲喊道:“你走開!有這機會,我自己不會抓呀,還輪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