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室這邊,說起來,他們最近的動作的確不少。
畢竟無論怎麼說,大夏已經立國三百餘年,大夏皇室早已經深入人心,對於皇室忠心的人,並不在少數。
其中的代表就是黃岐範,王秉和和曹勳。
這三人,雖然都是文職,但是他們在看到近幾十年軍閥割據的情況之後,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復興大夏,手裡面必須要有兵權。
但可惜,他們明白的太晚了。
已經崛起的軍閥們,不可能讓他們重新掌控兵權。
特別是在馮友昌出任直隸督軍之後,皇室的兵權進一步被削弱。
要說馮友昌起家,這跟皇室也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皇室見大夏南方各省,軍閥開始掌權,不再聽從皇室調遣,特別是南方沿海各省,這些省由於有通商口岸,也是西方勢力滲透的最嚴重的地方。
在西方勢力的扶持下,南方各省的軍閥開始崛起,靠著西方提供的資金和武器,很快就就建立起來了大量的軍隊。
甚至,在番禺,廣南等省,還鬧起過獨立。
只不過當時西方並不想大夏分裂,覺得一個完整且軟弱的大夏,更符合他們的利益,於是就幫助大夏鎮壓了叛亂。
可即便是鎮壓了叛亂,但是那一場叛亂的規模非常之大,幾乎席捲了大夏南部九省,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可以說完全被打爛了。
雖然後來,叛亂被鎮壓,但是南方各省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聽調不聽宣。
為了應對南方各省,也為了防止再次叛亂,李銳的老爹,也就是孝宗皇帝李砦開始著手建立北方軍閥體系。
其中,馮友昌,段義德,張庭芳都是被李砦提拔起來的。
這三人,在李砦還在世的時候,也算得上是忠臣良將。
馮友昌,段義德常年與南方割據勢力作戰,其中段義德的勢力範圍,巔峰時期,已經達到了東南沿海。
馮友昌的直軍,甚至都打到了甘州。張庭芳一掃關外四省,當時的大夏,似有一種中興有望樣子。
但是好景不長,大夏還沒有來得及掃清這些割據勢力,李砦就突然暴斃。
隨後,李銳繼位。
李銳是李砦的嫡子,馮友昌,段義德,張庭芳又都是李砦提拔起來的。按理來說,馮友昌三人應該對李銳也是有相當高的忠誠度才對。
即便他們三人當時對李銳並不怎麼感冒,但是李銳如果能夠安撫三人,至少他們三個人不會直接作出反叛的事情。
但是奈何有豬隊友。
之前說了,黃岐範,王秉和和曹勳是皇室的忠臣,他們也是李砦留給李銳的大臣。
但是這三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看不起武人,或者說,他們不希望看到武人脫離他們的掌控。
歷史上有很多主少臣強,然後臣子反叛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所以,黃岐範,王秉和和曹勳都在防備馮友昌,段義德和張庭芳。
其中,黃岐範提出將三人兵權收回,然後另派人接手三人勢力。
當時李銳還小,根本就不懂事,沒有辦法做主,所以當時的太后林茵就同意了黃岐範的提議。
其實要說林茵也是無辜,她那個時候才25、6歲,之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軍國大事,哪裡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她只知道,皇帝是天下共主,那麼皇帝既然能賜予你,那也能收回。
於是,得到了林茵支援的黃岐範,王秉,曹勳三人就開始著手處理馮友昌,段義德,張庭芳三人。
而他們想到的辦法,卻是以皇室的名義,要求三人回京述職,然後趁機扣押。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