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的大絲束預氧化爐和炭化爐以及相應的測試儀器,直到1990年才勉強完成交貨安裝。
而且,這些裝置竟然無法正常工作!
所以,這些耗費國家寶貴外匯引進的裝置,最終的命運和“運十”的生產裝置一樣,被遺棄,最終化為一縷青煙。
還好蘇晨不知道這些,否則他的話可能會更尖銳。
當然,蘇晨可以隨意抱怨,但面前這兩位備受尊敬的教授不能陪他一起“瘋狂”,他們只能尷尬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最後還是郭宜城開口:“那個,蘇晨,這些事情我們無法控制,而且以你現在的財力和地位,或許也不必太在意這些。我們還是實際點,討論一下技術引進的問題吧。”
蘇晨也知道自己的話有些不妥,但這也不怪他,實在是因為前幾天在西京的所見所聞給了他太多的感慨和觸動:躺在倉庫裡的原裝“四氟”發動機、露天堆放的高階生產裝置、紙上談兵的“飛豹”……
最關鍵的是,那一天越來越近了!他的時間不多了!
這股鬱悶之氣在他心中積壓已久。
聽到郭宜城的話,他稍微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搖了搖頭,長出了一口氣。
然後回答:“這個技術引進的目標,我想過了,有一個最合適的。”
“誰?”
“羅生”。
聽到他的回答,師昌旭輕輕地搖了搖頭:“蘇晨,你的這個決定,我不太同意。”
蘇晨有些不解:“為什麼呢?在我看來,‘羅生’的技術實力明顯要比那個來歷不明的RK公司強得多。”
“而且,您之前也提到過,‘羅生’是當年獲得正式許可的三家鷹醬國企業之一,並且投入大量資金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進展,只是因為在航空發動機葉片上的失敗才放棄了碳纖維材料。如果我們接受,成本可能會更低,這不是正合適嗎?”
師昌旭再次搖頭:“蘇晨啊,‘羅生’的技術確實很出色,在我個人看來,它是那三家掌握碳纖維核心技術的企業中,應用於航空業最好的一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之前已經跟‘羅生’溝透過,但他們直接拒絕了。”
“真的?”蘇晨驚訝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