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裡主子用早膳的時間,廚房的下人就已經開始擬中午的單子,挨個清點採買回來的食材。
小丫頭正跟在管事的廚娘身後聽訓,一個穿素色褙子的年輕女人挎著食籃探頭。
“喲,趙家妹子,怎麼這個時辰才來,丫頭,快把蒸屜裡溫著的包子和米粥裝給你嫂子。”
小丫頭應了一聲接過食籃,那女子也不客氣,倚著門框和廚娘閒話。
“順子昨天半夜裡發熱,鬧騰了半宿才睡下。我男人和公爹都在外頭辦事,婆婆又忙,我等喂他喝完藥才找著空檔來拿飯,多謝嬸子你想著咱們。”
“塞兩根柴火到灶裡的事兒,算不得什麼。”廚娘客套地說,“李嬸子幫著主子操持內院,她不忙誰忙呢,不像我們這些人,天天只圍著油鍋打轉。”
李媽媽從劉琮開府時起就是府裡管事大娘子,王府的下人們對她只有巴結的份,連帶著外嫁進他們趙家的這個媳婦兒也享福,生了兒子後被分去最輕鬆的針線房不說,還一來就是個小管事。
“趙嫂子,給。”小丫頭雖然剛被買進來不久,對王府內裡的彎彎繞繞不怎麼清楚,但眼色極快,只看自己師父的態度就明白這個趙嫂子是不能得罪的人。
趙家媳婦接過飯食也沒急著走,反而向廚房的人打聽起了壽宴的事。
“王爺的生辰不就在這個月嗎,聽我婆婆說是不打算辦宴席了,照理說正好遇上升官和遷新房,喜上加喜的事兒,怎麼就不辦了呢?”
廚娘連連搖頭,“辦壽宴哪有那麼簡單。別的我不懂也不說,就光廚房這邊,要等上頭查清楚了,給我們賓客的忌口,提前定單子,試菜,再調減換菜,少說也要一個月。這會兒離正日子就十天了,哪裡忙得過來。”
“再說王爺一向不:()為了穩住瘋批夫君,我苦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