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萱取出西陽王妃回給她的信件,裡頭是對下個月劉元晟生辰宴所需準備的詳細建議。
不僅如劉琮所願推薦了一些供他們採買的商鋪,還特意提醒了王昭萱應該注意的當地風俗。
“先把這個收好留著王爺回來看吧。”
王昭萱支著下巴吩咐彩楓,“讓人去請李媽媽過來一趟。”
不多時,李媽媽便進了主院,“王妃娘娘,您找老奴?”
“設宴的事情,府裡上下都開始準備了嗎?”
“回王妃的話,各處都吩咐下去了。日子趕了一點,好在庫房裡東西還算齊全,能省下不少麻煩。”李媽媽答。
劉琮臨時起意撂下一句話就完了,倒黴的是下頭做事的人,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這是王爺上任後第一次宴請賓客,也是王府搬遷到彭城後的頭一回,不能出任何差錯。等宴會結束後,我與王爺必有重賞。”
“多謝王妃。”差事來得突然,底下的人少不了偷偷發牢騷,王妃一向出手大方,有她這句話,他們也就稱心了。
詳細回稟完各處的情況之後,李媽媽垂手等著王昭萱打發自己下去,卻不防聽見她問:“聽說李媽媽有一個兩歲大的小孫子?”
李媽媽怔了一下,低頭回道:“是,上月剛滿兩歲。”
“正與晟兒年歲相當呢。”王昭萱輕輕一笑,“晟兒一天天長大,正缺一個玩伴,不知道李媽媽願不願意帶那個孩子到主院來看看?”
“能伺候小公子是他的福氣,老奴謝過王妃。”
李媽媽差點被這天降之喜砸暈了頭。能從小就跟在主子身邊一起長大的可不是普通的下人,那以後都是主子的親信,比管家更有幾分體面。
更別提小公子還是王爺的嫡長子,以後多少得個郡王的冊封,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他們家以後的日子都不用愁了。
“兩歲大的小孩子說什麼伺候,明日先帶孩子來看看吧。”
王昭萱當然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有個同齡的玩伴對孩子是好事,李媽媽又是內院的一把手,提攜她們家也合乎情理。不過到底如何,還要等她見過那孩子再下決斷。至少得看看和不和自己兒子的脾氣。
夜裡她把這事說給劉琮聽,男人玩味地抬了抬眉毛,說:“那你可一定要仔細留意,別是個痞子以後帶壞咱們兒子。”
“那還用你說。”王昭萱點了點桌上的信,“西陽王妃連單子都列好了。”
她大概能猜到劉琮想做什麼,但她不覺得憑這封信真的能讓他達成目的。
“就算此處食貨的異常和西陽王府有關,他們也不至於直愣愣把線索餵你嘴裡吧。一次宴會的採買能撈幾個錢?何必為這點蠅頭小利冒險。”
“錯啦。”劉琮搖搖手指,“貪利之人眼中,哪怕是一個銅板也要能取則取,越愛斂財就越是如此。而且在西陽王妃眼裡,這份名單能用到的地方可不止咱們王府,官府採買,不也得過問本官麼。”
一場宴會花費的金錢固然有限,但要是能讓刺史中意就不同了,和官府做生意的機會誰又能忍痛拒絕呢。
“這個機會值得一賭,賭我沒有對彭城的食貨產生懷疑。或者說。”劉琮眯了眯眼睛,“賭我即便有懷疑,也不能拿他們怎麼辦。”
徐州太史吳琦已經很久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自從武陵王上任刺史,因為不清楚他的處事風格,官衙上下個個都繃緊了皮,生怕稍有不慎就成了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那捆柴。
一段日子過去,武陵王既沒有找由頭在官衙逞兇立威,也不見得多接納旁人的奉迎示好,看著就像是想囫圇混過一兩年就離開,對徐州事務不怎麼上心的樣子,也無意與他們多做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