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而在更早時期,就是明末清初的時候,這玩意叫‘鶻裡改路’。”
“且不說宋朝的時候,這地方還有沒有別的稱呼,反正在明末的時候,這地方就叫‘鶻裡改路’,而不是‘和囉噶路’。”
“‘和囉噶路’出現在宋朝人寫的《呻吟語》裡,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總之,這《靖康稗史》中的錯漏很多。”
“當然,不管這《靖康稗史》南宋年間成書,還是蟎清時期編撰,都無法改變這玩意是編造的小說這一事實。”
“也懶得說《靖康稗史》中,那些《呻吟語》《開封府狀》《青宮譯語》等,都抄襲了哪些書的問題。”
“這些本來就屬於小說‘偽書’系列,假借‘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託詞,實在有些蠢與壞。”
“然後再說一本,的確是南宋年間成書的一本書,名曰:《南燼紀聞》!”
“《南燼紀聞》,作者:黃冀之。”
“這個黃冀之是誰,查不到,只是說,這人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北方遺民。”
“當然,也有人說,這《南燼紀聞》的作者是辛棄疾,周輝等。”
“不過,說這玩意是辛棄疾寫的,就純粹是碰瓷了,還是完全不要臉的碰瓷。”
“當然,也有說,這《南燼紀聞》是無名氏寫的。”
“但具體是誰,不知道。”
“不過,這本書的確是在南宋年間寫成的。”
“其中,很多內容,都能在《靖康稗史》中的《青宮譯語》內看到。”
“且不說《青宮譯語》是不是抄的《南燼紀聞》。”
“先說說書中的內容。”
“這書裡的內容,基本上就是金人索女,各種侮辱嬪妃公主,同時,稱徽宗為道宗,就連宋徽宗死後被焚屍熬油,也是這裡面記載的。”
“《南燼紀聞》的影響力很大,也可以說是相當炸裂。”
“關鍵是,這裡面的內容,誰看了不迷糊?”
“終於,有個影響力較大的人,總算看不下去了,直接就開罵了!”
“這人叫周密,是宋末元初的文學家,詞人,書畫鑑賞家。”
“他算得上是官宦世家了,他爹因為得罪了賈似道而辭官,同時,他自己,也當過兩浙運司掾屬、豐儲倉檢查。”
“等到宋朝滅亡之後,他就不出仕了,專心著書。”
“而針對《南燼紀聞》,他罵的最狠。”
“在《齊東野語》中,他直接開罵:靖康之禍,大率與開運之事同。”
“一時紀載雜書極多,而最無忌憚者,莫若所謂《南燼紀聞》。”
“其說謂出帝之事,歐公本之王淑之私史。”
“淑本小吏,其家為出帝所殺,遁入契丹。”
“洎出帝黃龍之遷,淑時為契丹諸司,於是文移郡縣,故致其飢寒,以逞宿怨,且述其幽辱之事,書名《幽懿錄》,比之周幽、衛懿。”
“然考之五代新舊史,初無是說,安知非托子虛以欺世哉?其妄可見矣。”
“《南燼》言二帝初遷安肅軍,又遷雲州,又遷西江州,又遷五國城,去燕凡三千八百餘里,去黃龍府二千一百里,其地乃李陵戰敗之所。”
“後又遷西均從州,乃契丹之移州。”
“今以當時他書考之,其地裡遠近,皆大繆不經,其妄亦可知。”
“且謂此書乃阿計替手錄所申金國之文,後得之金國貴人者。”
“又云:‘阿計替本河北棣州民,陷金。自東都失守,金人即使之隨二帝入燕,又使同至五國城,故首尾備知其詳。’”
“及考其所載,則無非二帝胸臆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