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雖然是宋承明主任的學生,但同時還是農學博士在讀,宋承明主任邀請劉星澤之前就提前和範女士說過了, 免得產生什麼不必要的誤會。
範女士不懂怎麼育種,但她懂美食,很高興地說道:“那我到時候一定會買的。能研究出這麼好吃的番茄品種, 你們專案組可真厲害。”
當然,人不可能只吃番茄, 如果以後劉星澤他們那個專案組能研究出更多好吃的蔬菜品種就更好了, 範女士十分期待, 但這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
在宋承明主任家吃過飯認過門之後, 劉星澤就正式成為了宋承明主任的學生。
不過之後的一段時間其實劉星澤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他依然需要先跟著徐珺學習,最近還是在跟著徐珺做手術, 然後就是把欠缺的西醫的基礎知識給補上。
想想醫學生繁忙的程度就知道這個工作量是真的非常龐大的,但考慮到劉星澤本來就很強,現在還不知不覺變得更強了的學習能力, 似乎也並不需要為他擔心。
而在跟手術之餘, 劉星澤也一直在關注陳錫武手術後的恢復情況。
手術後沒兩天, 陳錫武就從重症監護室裡轉移到了加護病房,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兩天他就能轉移到普通病房了。
腫瘤科那邊也派人過來評估了陳錫武的恢復情況,建議是等陳錫武恢復的差不多可以再做一輪放療,最大程度地消除復發的隱患。
陳錫武和家屬也採納了腫瘤科的建議,而據陳錫武本人說,等到放療做完,他之後會選擇再去路氏濟仁堂就診,接受中醫調理恢復身體,畢竟不管是手術還是放療,對身體的傷害都非常大。
而對陳錫武的想法,宋承明主任也表示十分支援,畢竟之前陳錫武接受中醫治療的效果他也看在眼裡,更何況一直以來中醫調理身體效果很好都是國人的普遍看法。
實際上,要不是宋承明主任最近確實太忙了,他還想親自去和給陳錫武治療的那位中醫大夫談談。
如果其他達不到手術指標的其他癌症患者也能夠像是陳錫武一樣經過中醫治療之後達到手術指標,然後再交給他或者他的治療組來做手術,使原本醫學界無能為力的癌症患者得到康復,簡直就是個最完美不過的組合了。
中醫在夏國的發展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谷,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無法用現在科學找到解釋的中醫理論一度被斥為玄學甚至無稽之談,整個中醫學界被貶斥。
而任何一個學派的發展都是離不開社會環境的,但大環境對中醫學極其不友好的情況下,固然有一些熱愛中醫的人苦苦堅持,艱難地維持著中醫的傳承,但在傳承都變得困難的情況下,想要發展顯然更加不容易。
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科學的認知也變得更加理性和深入了。
相信科學的人應當瞭解這一點,科學不是絕對的,不存在什麼絕對的真理,如果一句話說得太絕對,那這句話往往是不科學的。
同時人們對科學瞭解的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的無知,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東西太多了,並不代表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就一定是不科學的,很可能僅僅只是科學發展的水平還不夠高,研究還不夠深入。
中醫學的理論也是如此,目前的科學知識無法解釋中醫學理論,這種事情便不能用科學能否解釋來判斷中醫學理論的可靠性。
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騙人的——實踐。
夏國的學生中學階段都學過這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中醫到底有沒有用,既然沒辦法從科學理論上來證明,那就用實踐來證明,畢竟科學理論的正確與否最後也是需要由實踐來證明的。
而實踐的結果告訴大多數願意認真去看結果,而不是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