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03 22:34:39~2024-07-04 22:23: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蕭莫歡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培養
如果要劉星澤一直呆在京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是在雅南市那邊的醫院的話,雖然因為上下山不太方便,同樣不可能天天去, 但兩週去一次, 一次呆上兩三天跟手術, 劉星澤覺得是完全沒問題的。
只是自己到底還沒有拿到行醫資格證, 也不是正規醫學院出來的, 劉星澤有些遲疑地說道:“這樣可以嗎?會不會有什麼麻煩?”
宋承明主任不以為意地說道:“沒什麼問題,只要你確實有能力,規則就可以為你破例。中醫不是也還有確有專長的考試嗎?只要醫術確實高明,就可以省略一切手續, 得到和自己的能力相稱的待遇。”
宋承明主任並不是藐視規則,但規則也並不是死板的,同樣可以靈活變通。
在醫學領域, 本來就有很多醫生再做名義上規則並不允許的事情。
比如說行醫資格證這一塊,以前的行醫資格證是和所在單位掛鉤的, 除了少數擁有多點執業資格的醫生之外, 其他所有醫生都只能在自己任職的醫院行醫, 當然遇到緊急情況提供急救的情況例外。
但這也並不耽誤有能力的外科醫生到處出飛刀賺錢。
雖說飛刀如果嚴格說起來確實是違規操作, 外科醫生去別的醫院出飛刀就是在無證行醫,但沒有人回去深究這個問題,畢竟這是個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有好處的潛規則。
有經濟條件的患者得到了更好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而有能力的外科醫生得到了相對來說高昂的飛到費用。
之所以說相對高昂是一位,比起某些資本主義大國的高昂醫療服務費用,國內的飛刀醫生普遍的價格都在幾千到幾萬之間, 基本上沒有高到離譜的。
而實際上能做飛刀的醫生, 很多時候也不是全都是為了追求高額的飛刀費用, 這還代表了一種地位,畢竟外科醫生這個群體,就算有再多的錢,往往也是沒有時間去享受的。
還有一種無證行醫就是尚且沒有考取行醫資格證的醫學生在醫院實習或者規培期間進行,理論上沒有行醫資格證的實習醫生和規培醫生都需要在有行醫資格的上級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醫學操作,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手術。
畢竟不可能要求醫生在實習和規培期間不做手術,然後拿到行醫資格證之後,突然就會做手術了對吧?
另外行醫資格證考核的部分內容也是包括醫療實踐模擬的,沒有實操的機會,想要考過難度也會很大。
至於說手術,實際上大多數的實習醫生和規培醫生確實是沒有手術資格的,主要還是因為能力不夠,讓他們做手術上級醫生也不能放心啊。
畢竟程式上沒有手術資格的醫生做手術,主刀醫生那裡是需要簽上級醫生的名字的,到時候萬一出了點問題,那需要負責的也是簽了名字的上級醫生。
也許有上級醫生願意培養下級醫生,但肯定不會有上級醫生熱衷於給下級醫生背鍋。
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會有類似徐珺這樣的天才醫生,在還沒有取得行醫資格的時候,就被上級醫生允許站在了手術臺上成為主刀醫生。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著急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還真的有必要。
夏國目前的現狀就是醫生的數量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尤其是大醫院的醫生,因為患者總是喜歡往大醫院跑追求更高的醫療服務質量,這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醫生的數量也不是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