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鄭璞玉這段時間的情況之後,感覺還是情志方面的問題,在城裡住的不舒服, 發病又傷了自己的曾孫子,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花了不少錢病卻沒看好,情志不暢也是正常的。
斟酌之後, 張承志根據上次的藥方適當增減, 並且增加了幾味疏肝理氣的藥材。
劉星澤比張承志還乾脆, 揮筆一口氣就把方子給寫完了,擱下筆把方子遞給張長蘇。
張長蘇看了兩人的方子,張承志的筆跡工整,是那種不屬於醫生的端正,從藥材的用量明顯可以看出他的謹慎,考慮到鄭璞玉的年齡已經不小了,身體承受能力不如年輕人,藥材的用量也明顯酌情減少。
和他比起來,劉星澤的字型就狂放多了,不過倒也還能辨認,只是看起來沒有張承志寫的那麼清楚,和張承志比起來,劉星澤的用藥明顯也更加隨性灑脫,藥材用量也沒有那麼斤斤計較。
要張長蘇來評價的話,實際上劉星澤的用藥更加有靈性,張承志的則不免有失於匠氣,這可能也是兩人的性格和經歷差異導致的,而劉星澤實際上卻是更有天賦。
不過最後張長蘇選擇了張承志的方子,沒有做修改就直接轉交給了鄭璞玉,“你們回去之後,去藥店按照這個方子抓七副藥,一天一副,一副藥分早晚兩次喝。要喝完再過來複診。”
想了想,張長蘇還是報了本縣幾家中藥店的名字給他們,道:“你們最好去這幾家藥店抓藥,他們的口碑比較好,藥材的質量和藥師的水平都比較有保證。”
客觀上來說,現在中藥造假、以次充好,甚至於給患者抓錯藥這樣的事情,都不算是新聞,有些時候中醫給開的方子沒效果,都不是方子本身的問題,是藥出了問題。
張承志比較細心,對鄭勇說道:“鄭大叔,咱們加一下好友,我把這幾家藥店的名字發給你吧。”
鄭勇連忙掏出手機,“好好,麻煩你了張醫生。”
不管心裡怎麼犯嘀咕,表面上鄭勇還是表現出了應有的態度。
鄭璞玉和鄭勇父子離開之後,張長蘇又讓張承志把自己開的藥方默寫了出來,讓張承志和劉星澤互相看對方開的方子,詢問他們的想法。
張承志看完劉星澤的方子,慚愧道:“師叔開的方子比我的好。”
劉星澤則是恍然道:“我忘了,這個患者的年紀大了,用藥量是應該減少的。”
張長蘇看了劉星澤一眼,道:“雖然你日後沒打算從醫,但既然學了,以後或許也有能用到的時候,牢記開方務必謹慎,這關係到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劉星澤乖巧點頭,“我記住了,師兄。”
張長蘇收回目光,又問道:“既然是師弟開的方子更好,那你們覺得為什麼我會選擇承志的方子呢?”
是啊,為什麼呢?
劉星澤和張承志陷入了沉思。
雖說劉星澤開的藥方用藥量需要斟酌,但這也不難,張長蘇稍微改上一筆就是了,為什麼直接放棄劉星澤的方子呢?
劉星澤完全想不出來。
倒是張承志,他認真對比了兩張方子使用的藥材之後,遲疑地說道:“師父,您是不是考慮到了患者的經濟條件?”
劉星澤開的藥方靈氣十足,但他是真的不知人間疾苦,開的藥那是什麼好用什麼,如果放在經濟條件好的患者身上,這自然就是最佳選擇了,人家不差這個錢。
但鄭家的情況不同,他們家雖然也不是窮人,但同樣也稱不上富裕,這段時間家裡出了那麼多事已經花了不少錢了,經濟上確實不寬裕,這也是最後鄭勇妥協了沒堅持帶鄭璞玉去大城市大醫院的原因之一,囊中羞澀啊。
張長蘇讚賞地點點頭,說道:“不錯,雖然對醫者來說,最理想的狀態就